《幸福快递》:用上海救台北

标签:
影评幸福快递娱乐 |
人们常常觉得电影里那些身患绝症的悲情故事太过苦涩和不食人间烟火,可年龄渐大之后,却发现这种病痛的威胁,却真实的存在于生活的圈子里。不久前知道同楼一个年轻的男孩身患绝症,生命的钟已经开始倒数,难免又慨叹人生的无常。于是看到这部将重拾绝症题材的影片《幸福快递》,倒也没觉得老旧,反倒更容易进入到影片中对生存、死亡、拯救的思考中去。
很显然,《幸福快递》并不是一部多么深刻的影片,她要求的也许很简单,就是弘扬一种悲到最后的大爱,所谓的正能量。乐乐的离去和向阳的成长,最终也跨地域成全了对岸的一份生命和爱情。故事不复杂,但跨地域的城市空间和不同的文化氛围,让两个故事在不断的融合中产生了一种较为有趣的对比意味。
上海和台北的两段故事,分别启用了内地和台湾的演员。表演风格上的差异,直接导致影片两部分呈现出了不同的调子,尽管导演尽量弥合了这种区别,但正是这种无法完全同一的地方,使影片呈现出了不同的质感。上海的故事略带喧嚣,而台北则宁静和梦幻了许多。这种与都市特质匹配的言说游戏,让两个故事有了各自的气质。也为影片故事从异到同打下了基础。
影片叙事遵守了一般的创作规律,前半段铺垫了主人公的正常人生活,导演不吝笔墨的描绘了他们作为正常人时生活的幸福和刺激,目的和明显,就是为了为之后他们生活的急转直下做对比和铺垫。在前半段,因为没有绝症和病痛的链锁,叙事显得流畅和轻松,而且台湾篇因为几个谐星的加入,观影过程还是蛮有趣的。比较下,上海的部分则正如前面所说,显得喧嚣和浮夸,似乎也迎合了人们对上海这座魔力都市的想象,都市奇观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但却似乎缺了点生气。
在这些铺垫之后,影片后半段的故事就挂上了悲伤的情调,绝症,希望,希望的破灭,一系列的巧合不断的推动着故事往前,但也许与情绪有关,这部分总让人觉得难受。或许人们在死亡面前总是跳脱不开哭哭啼啼和伤心绝望,影片在这一段的情绪营造还算成功,但让人略显失望的是,节奏沉闷了一些。
作为一部台湾清新派电影,《幸福快递》自然脱离不开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导演让错节的互惠关系得到了梳理,向阳的决定不仅仅挽救了他人,似乎也见证了重塑了他作为一个好人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而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救赎,似乎对于台北这座城市,又意味了点更多的东西。仅仅从电影层面来说,台湾电影现在困难处境的解决之路,似乎只指向了内地。
整体来说《幸福快递》不是一部大实力的作品,但小情小爱却也正是台湾此类影片的立足之本。也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陆台合作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