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穿越黑暗寻找光明——梁朝伟的爱与不爱

标签:
影评听风者娱乐 |
梁朝伟依然是那位用眼神就可以迷死无数观众的影帝,即便他在演一个瞎子。纵观华语影坛,或许也只有他能让“听风者”摆脱傻根的形象而变成爱恨纠缠的立体式人物。从失明到复明再到自毁双目,在黑暗与光明的交错中,梁朝伟完美地展示了“听风者”丰富的个人情感世界。
不同于麦家的原著小说以及电视剧《暗战》里的阿炳,主角不再是那种极端自尊与极端自卑相混杂的傻根似人物,在麦、庄的《听风者》里,何兵一出现便有些江湖气息,说话间流里流气,更像是个小混混。他不像王学兵那样懂得什么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只是知道凡事就像做生意,要讨价还价。正因为这份痞气,人物反而更加鲜活,它的出现使得这部与国家民族大义相关的故事里平添了一份草根、活泼的色彩,同时也为人物的性格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梁朝伟对何兵这一人物的把握恰到好处,开始时的俏皮、机智甚至贱贱的无赖样仿佛使观众回到了伟仔的喜剧里,不经意间你会感觉在那副墨镜底下,他那双眼睛不时的在坏笑,伟仔将何兵身上乐天知命的草根心态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不过,在不时出现的幽默开胃菜之后,那个更加考验演技的忧郁的文艺男开始出现,高于友情的情感以及特殊的工作,逐渐冲刷掉人物身上的混世痕迹,取而代之的成长以及爱恨纠葛。
当影片中的伟仔逐渐严肃起来时,情感成为与谍战并驾齐驱的重要线索,范晓萱的加入使得影片的情感线索更加复杂。面对两个女人,何兵并非情难自定,因为影片并没有将他与范晓萱的婚姻过多的向政治婚姻上靠拢。两人初识时掷骰子的场景温馨抒情,如果说周迅给伟仔带来了命运的改变和精神的成长,那么范晓萱带给他的则是更加平易的亲近。
作为情节链上的重要一环,眼睛复明构成了人物的悖论,也使人物情感走向深刻。梁朝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眼神的作用,自然地流露出复明后的复杂情感状态。对肉体而言,复明意味着光明,但它同时也是悲剧的开始。复明之后的他,在精神上却进入了盲区。他看不到可以与他不拘束地亲近的周迅,也找不到那种听风时超级自信、游刃有余的感觉。复明所带来的迟钝直接导致了他对密码的误判,看得见的眼睛没能让他多看几眼亲爱的人,反而直接葬送了她的生命。所以,自戕对于肉体的破坏,在精神上却意味着重新由黑暗进入光明,因为耳朵的世界更能给他纯粹。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即便在绷带掩盖之下,人物透射出的情感支撑下的悲愤仍然强烈。眼瞎但心明,寻找到光明的何兵既反映出人物性格的成熟,同时也为谍战影片中人物革命精神的成长找到了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
麦、庄的《听风者》跳出了单纯的神秘猎奇的故事,影片更专注于对情感的书写和思考。当然,这份情感的丰富离不开深刻的表演。梁朝伟在影片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感纠葛,所走过的黑暗或是光明,都与眼睛无关,一切都来自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