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Flaneur原
Flaneur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34
  • 关注人气:3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最新影评
加载中…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魔法奇幻秀》——以希斯•莱杰之名

(2011-12-12 10:54:19)
标签:

影评

魔法奇幻秀

娱乐

文/达达先生

特瑞·吉列姆以十分浓重的个人特色闻名,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乖张的想象和诡异的色彩造型,让喜爱他的人异常的钟情,而厌恶他的人,不停的批判他叙事的琐碎和杂乱。因此,他不是那种可以博得万千大众全部珍爱的导演。
这部《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的最终状况,也莫过于此。喜欢这部电影的,夸赞其不拘一格的表达、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喜欢的,也都在批评电影松散的故事和情节。每个人都见仁见智的为这部电影发表着见解,却都抱着非常复杂的心情。这种心情起源于电影的男主角希斯·莱杰。

这位已故的澳洲男星,给 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惋惜。在事业正值上升的黄金时期,他却撒手人寰,此时,由他担当主演的《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而已。其实导演 完全可以重新拍摄,但还是为了这位已故的优秀影人,特瑞·吉列姆修改了剧本,科林·法瑞尔、约翰尼·德普、裘德·洛这三位影人友情出演,最终完成了这部命 途多舛的电影。可以预想的是,希斯的去世,极大的改变了电影的故事,也让电影本身的性质从一个简单的奇幻电影,转化成了缅怀希斯的终极作品。

因此,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人们难免都带上感情因素,这实属常情。直到现在,想起当年奥斯卡上全体嘉宾起立为逝去的希斯送上最佳男配角奖项时也难免唏嘘,慨叹人生的无常。

回到电影本身,导演是要 给我们讲述一个非常超乎想象的故事。有永生的老头,有穿越时空的镜子还有奇异的想象王国,画面的色彩极其艳丽,高对比度的颜色造成的视觉冲击很是强大。在 视效方面,吉列姆没有让大家失望,即使影片现实中的布景,也颇具奇幻风格,更不用说用技术重塑的虚拟世界了。

从影片整体的色彩风格来看,依然是明亮的色调占据主流,如蒂姆·波顿般的黑暗风格不是很多,可以看出,《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并没有刻意的追求通过黑色塑造影片诡异的氛围,而是更贴近于“秀”这样的模式。

电影里的帕那索斯博士,为了爱情与魔鬼签订了契约,自己永生,但却要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年满十六岁时交给魔鬼。博士深爱自己的女儿,于是与魔鬼再次订了协议,谁先取得5个人的灵魂,谁就拥有瓦伦蒂娜。

与魔鬼打交道的电影,前 不久就有一部《道林·格雷》,同样是交出自己的灵魂换得了永生,好在帕那索斯博士良心一直未失,没有全身心的屈服于魔鬼,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希斯·莱杰的 登场,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印象中,导演似乎是要通过希斯·莱杰饰演的角色托尼在不断的进出那个魔镜后的转变,探讨人性与欲望这些较为深刻的话题。但 在成片中,我们看到的托尼这个角色,虽然也是最终走向了堕落,但其中真正值得揣摩的地方并不多。这种情况的的出现,自然与希斯的离去有关系。一个人的角 色,最终四个人完成,这对角色的连贯性是非常大的打击,虽然这四个人都是好莱坞的巨星,演技也没得说。

比如电影里托尼的三次进 出魔镜,托尼本应从纯洁一步步的被腐化,思想被侵蚀,最终交出灵魂。导演最终只能让德普等人完成一次替身的表演,还需要间接的在影片中向观众解释为何外貌 发生了变化。这其中的遗憾实在让人再次感叹,一位好影人的去世,以及一部原本可以升格很多的好电影的诞生。

受制于此,托尼本身的角 色形象也不甚清楚,到底他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都十分的模糊,虽有描写但始终不足够。或许是被打乱了阵脚,电影里的其他重要角色,性格刻画的都不见了生气, 帕那索斯博士的沉重与神秘没有表现出来,即将年满十六岁的瓦伦蒂诺更是沦为了一个展示色相的花瓶。比较之下,更为有趣的还是那个侏儒,讲话风趣又充满自 信,是个很得力的好助手。只是电影里真正出彩的角色太少。

故事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在吉列姆手里,就变得非常复杂了,起码从形式上说是这样。按编辑查尔斯·麦肯恩所说“影片没有什么中心人物,也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没有令人窒息的戏剧冲突。它就像是一个切成片的披萨,每一个小部分都差不多,拼在一起才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因此,若想在这部电影里寻找到传统好莱坞电影模式的讲述方法,肯定是徒劳的。我们在电影里会看到很多旁枝末节的剧情,也会看到很多与剧情紧密相连的故事, 最终的效果,却很可能是让观众丈二摸不着头脑。说的严重点,就是故弄玄虚,然后搞的观众不知所云,但却远没有艺术电影的深刻思想。

这部电影的经历,真是应 了那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希斯·莱杰的中途离世,很大的影响了电影原本的构想,甚至于让它变成了“另外一部电影”。虽然仍是吉列姆风格的制作,但其中的 味道,我们知道已经有所不同了。当影片结束,荧幕上打出纪念希斯·莱杰这样的字幕时,对导演特瑞·吉列姆,我们也应该给予尊敬。毕竟,他放弃了自己最初构 想的故事,临危不乱的为大家奉献上了这部希斯的遗作,也许不是很圆满,却绝对值得我们起立鼓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