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猩球崛起》:俺们都有说不的权利

(2011-11-07 02:44:02)
标签:

影评

猩球崛起

文/达达先生

当凯撒怒吼出一声“No”时,这部《猩球崛起》达到了情感高潮,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积压已久的情绪释放,不仅是对亚瑟,对观众也是如此。当凯撒在饱受摧残时,观众的同情心以及对管理员的憎恶情绪都达到了极点,于是一种释放的快感和情感的激动就自然而然的到来,《猩球崛起》在情感的塑造上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才是他能够区别于最近其他科幻类型影片的关键。情感永远是电影的内在驱动力,在各种类型、模式的外壳之下,只有电影所传递的某种情感才是为人们所能够共同认知的。

很多人评价《猩球崛起》用简单的手法、精致的技术讲述了一个很普世但又很打动人心得故事,的确如此,科幻片的外衣没有成为电影的负累,影片没有在对先进数码技术的追求中迷失自我,当然这也是因为其受限于不够巨额的投资,但头脑的清醒是始终保持于导演的。汤祯兆曾经说过:“我对技术性的匠意一向不太感兴趣:那是工具,对人性的敏锐深入思考才令人迷醉。”《猩球崛起》对人性以及欲望的思考起码感动了很多非资深影迷,虽然影片中表达的这种思索主题已经被表达过很多次,显得有点老旧。

《猩球崛起》所表达的主题是人类无限扩大欲望所带给自己的恶果,这是人类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思,当生存的渴求与欲望的火焰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人类往往便臣服于能给自己带来眼前利益的东西,却忽视了那背后以及长久潜藏的危险,这是我们的劣根性,却恐怕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本质所在。正是在对这些所谓缺陷的不断反思中,人类才得以改进和进步,很多科幻片都表达了对科学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滥用的恐惧,这是一种出于道德而非法理的限制,《猩球崛起》同样如此,一个痴迷于创新的科学家为了人类的未来发明药物,以猩猩为载体进行实验,结果被利欲熏心的老板不考虑后果的准备商用,但实际的结果是,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代价,即便是这种新药物的发明。电影中詹姆斯·弗兰克扮演的科学家为了父亲的病立志要生产出这样的药物,但结果最终还是间接的害了父亲,当他意识到后果时,一场错误亟待他挽回。

从这个阶段划分,影片大致可以分为温情的前半部分和紧张深刻的后半部分,导演用了一部分时间去铺垫了小猩猩凯撒的可爱,这实在必要,只有当观众与剧中这个毛茸茸的动物建立起感情时,同情心才有可能被投注其上。因为导演着力刻画出了凯撒这只猩猩的成长历程,从小时候嗷嗷待哺,到年幼时的少不经事,再到成熟之后的某种责任感的凸显,在每一个阶段导演都设置了让剧情留下印象的高潮点,凯撒因为要保护自己的“爷爷”露出凶狠的一面,但他并无法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何要将自己送走,情感上得差池就这样逐渐建立,而当凯撒在不断经受折磨和摧残的时候,他又经历了从对归家的渴望到对自由、独立渴望的转变。影片很重视细节,凯撒对于牵引自己的绳子心生不满,两处情节不同的应对方式很好的描绘了凯撒的成长,细节决定成败,真的是历经考验的箴言。而当凯撒以一个领导人的身份重新出现的时候,电影的节奏就迅速转快,伴随着紧张、快节奏的音乐,导演开始逐渐为之后到来的大战做准备,也让观众的情绪不断的向更高的刺激冲击。桥上的正面冲撞是本片作为商业大片的任务,一场好看的场面戏被展现了出来,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总归观众会觉得很high。值得一提的是,猩猩们的报复很克制,前提就是不杀人,这一定程度上为猩猩的所有暴力行为都做了美化给予了正当性,但往深究却很可能是无法成立的,这些猩猩的智商到底要有多高才能演绎出电影中那些精彩又理智的动作场面?

所以作为一部科幻片来说,《猩球崛起》存在着某些纰漏,想当然的剧情推演在90分钟的剧情里无法被演绎圆满,但是影片的卖点又很好的引开了人们的关注点,大家都在谈论那些惟妙惟肖的猩猩,以及先进的动作表情捕捉技术,还要科幻片里那些经典的哲学命题,最重要的还有电影中简短有力的的那两句台词,一句是能够激发我们心中说不得权利的NO,一句是温情又不舍的Ceisar is home!前者让我们这些不懂说不得人春心荡漾,后者则应和了那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俗语。既然看得爽,看得动人,其它神马就都是浮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