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英雄》——总有让你受用的地方

标签:
影评鸡排英雄娱乐 |
分类: 映画人生 |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部多么上档次的华语电影,只是来自海峡对面的台湾电影人仍然在现实主义的路子上为大陆电影人上着课,现实主义原本是华语电影能够安生立命的法宝,可在国内,似乎这条线路在跨入了新世纪之后就悄然消失了,各种古装、武侠、悬疑、枪战的类型电影层出不穷,却总少了关照现实的力度。所以当《钢的琴》面向普通人讲述了一出喜怒哀乐的情景剧时,口碑好的出奇。《鸡排英雄》没有太多的七七八八,立足于一个小夜市,却关照了一个社会,这与《艋舺》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讲述发生在八八八夜市的“拆迁故事”,一群安居乐业的小人物在由夜市构建的小社会中努力着自己的人生,却发现出于自我掌控的事情太多,各种力量的对比总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抗争能否于事有补?
所以说,《鸡排英雄》很现实,虽然它的风格也许并不现实。熟悉台湾综艺圈的观众肯定能发现,这几乎是一次综艺咖的大聚会,所以,这似乎也注定了本片超乎现实题材的风格,趋向于恶搞、夸张的表演,整体喧嚣吵闹的气氛,单看影片的表象会认为这并不像是一部拨打现实的电影,但可以理解的角度在于,导演试图通过这样的强烈对比来达到更加深刻的内容反省,本意不错,问题却出在这种颇为现代的风格却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影片所表达的内涵。一方面,电影在不断的挖掘生活中人物的悲欢,通过权力与百姓的碰撞来展示了这种悲情,但另一方面,人物强扮欢颜的乐观却阿q的十分不真实。当然,影片的这种风格很多人会喜欢,但在我看来,却是影响了内容的更好表现。
在内容上,《鸡排英雄》选的角度实在巧妙。夜市本就是台湾地区文化的某个代表,而夜市本身小社会的特色又为影片平添了一种更加可以值得深入探讨的东西。在片头,一个夜市主管的选举以急促又搞笑的场景展现,虽不靠谱却总在言说这个社会的规范,而与剧情后面的各种黑恶势力的大范围进入比较起来,这种规范和平静就显得更加难得。
在电影中,这样一个镜头出现过好几次。一个仰拍的视角,下方是夜市,上方是摩天大楼,这种压迫和对比,寓意很明显。这是一个城市中的棚户区,现代闹市中的一块“贫民窟”,于是,拆与不拆的最终结局就被演化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放在现实社会的中国大陆,这是一个多么现实又敏感的话题。但在《鸡排英雄》中,这一幕被放大、被展现,于是,我们看到了被烟火喷射的居民们,看到了为争取自己权利游行的夜市店主们……这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于是当影片最后亲情、爱情等情感最终给予电影一个温情结局时,观众便能感受到社会包容的所带来的情感冲击。这便是《鸡排英雄》剧情表达中最为关键的力量,而导演似乎也是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剧情的,本应大肆书写的男女主角的爱情被轻轻带过,而其他情感的加入就让影片变得更加完整了。
《鸡排英雄》虽谈不上经典,但已经比很多国产片好看。观赏它的过程非常轻松,虽然剧情中间的进展略显拖沓,但总归是部看的有趣的电影,看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