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在囧途》——囧囧更健康

(2010-12-13 23:08:28)
标签:

影评

人在逋

娱乐

文/达达先生

想象中的旅途应该是惬意无比,即便是在拥堵的火车上,遇上一两个投机的陌生人,也可以将不满转化成谈天说地的愉快。但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旅途从原本舒适的飞机转到了绿皮火车的硬座,进而又因为各种荒唐偶然的原因一路辗转,坐大巴,坐拖拉机,与鸡同行等等,更要命的是一路上不断的碰见同样一个“乌鸦嘴”的讨债工人,这样的体验对于一个老板级的上层人物来说,囧这个字恐怕也够不上形容他的感受。《人在囧途》里徐峥饰演的老板便一路上的飞来横祸,加上王宝强饰演的讨债民工,上演了一出旅途上的闹剧。

客观的说,《人在囧途》给近几个月来低迷的中国电影增添了些许信心,小成本制作赢得了好口碑和不错的票房收入。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片主宰的电影市场还是颇为难得的。

《人在囧途》优秀之一在于题材上是国产电影比较少见的公路电影,电影中所有的故事均发生在去往长沙的路途当中。如此单向度的叙事空间里,剧情的张力通过言语和表演的戏剧化被演绎的十分出众,这让观众十分的受用。原本定位不高贴近于观众的剧情定位,再加上如此平易近人的戏剧表现,《人在囧途》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虽然有人质疑《人在囧途》严重模仿了美国电影《飞机、火车和汽车》,就剧情来看也确实如此,但洋为中用也没什么错误,《疯狂的石头》不也借鉴了许多。关键是如何将其很好的本土化。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演员选取是非常出色的,徐峥从当年《春光灿烂猪八戒》里那个愣头愣脑的八戒成长到这部电影里外号为“灰太狼”的大老板,身份虽然变了,年龄虽然变了,但没变的是徐峥那副愣头青的模样。而王宝强自不用说,电影中民工的身份与他成名之前的生活颇为贴近,与他成名之后饰演的角色也一脉相承,熟练度自不用说。

徐峥的老板象征着这个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油头粉面、西装革履,打着飞的,用着iphone,家有娇妻,外有小蜜,十足生动的老板形象。在电影中,这个老板就被设置成了被拯救的对象。于他来说,生活无忧、物质满足之余,所以有了更多的闲情逸致搞情人,甚至还动了与原配离婚的心思。

而王宝强的民工,则是另外一个阶层的代表。在底层辛苦打拼,却无奈的拿不到工资,弱势群体的地位一览无余。被逼的走投无路,他便踏上了替自己讨薪的路,实则却是替老板追债。另一方面,影片里对这位老板的描写似乎也并无偏见,它刻画的不是黑心老板故意欠钱的故事,而同样是一个被金融危机打垮的私营业主的形象。这样的真实写照,也让影片避免了刻板印象的漩涡,同时还流露出一丝值得品味的韵味。

在这趟路途中,王宝强饰演的民工担当了救赎者的角色。他一路上与老板不断的偶遇,不断的发生交集,最终让老板整个人有所改观。而无论是坐绿皮车、与鸡同车的遭遇,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老板的寻找纯真之旅。在欲望横流的现代社会,老板们早已忘却了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同车的民工们高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时,流淌的就是电影中所蕴含的一种纯真情感。

这种情感在王宝强饰演的民工身上表露的更加明显,他通过眼神相信一个讨钱的女人,最终证明他是对的。他借助生活的经验救了被枣核噎住的老太太的命。一句“骗了才好呢,骗了说明没人病,没人病更好”很好的说明了民工们生存的普世哲学,而影片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不断流淌期间的这种温暖情感。

电影并没有局限在煽情化的演绎上,反倒将这趟旅程变成了一出闹剧。但正是在这种闹的映衬之下,情感的表达才会更加动人。影片的最后,老板让手下拿了两万块给了民工,善意的谎言是可以让人动容的。而影片对很多社会现象的有意提及,虽然未有什么深入的探讨,但对于一部商业喜剧片来说,也实属难得。估计在现今的电影环境之下,恐怕也只有喜剧电影敢在剧中对当下稍作戏谑了吧。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毛病,比如剧中出现了很多不知所谓的人物,为了搞笑而刻意搞笑的场景其实很山寨,公路片中典型的重要人物、重要场景也不太突出,全都被两位主演的戏份所掩盖了下去,最终让影片有了点相声的感觉,比如电影中的笑料大都通过言语上的机智来展现,感觉上是如出一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