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战》——感官享受还是视觉欺骗?

标签:
影评诸神之战娱乐 |
文/达达先生
《诸神之战》背负了那么多的罪名,给人的印象好像就是一部超级烂片一样。但在我看来,《诸神之战》是一部还算合格的好莱坞大片,有卖点的地方做到了本分,值得诟病的充其量就是故事情节的太简单,人物性格的太薄弱,但谁能说这不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通病呢?
之所以《诸神之战》被骂,原因可能还不在电影本身,根源还是其追着3D风潮而去的疯狂举动,享受过《阿凡达》带来的超级愉悦之后,2D转3D绝对是既糟蹋观众,又糟践电影和一众主创的举动。《诸神之战》因为有哈迪斯,有海妖,有美杜莎这些黑势力的代表,其出现的大多数场景原本色调就较为灰暗,若再配上国内大多数影院不咋样的3D播映系统,其实想好好的享用一部3D版《诸神之战》并不容易。所以,不论是观众还是媒体,在观影过后对其3D效果口诛笔伐,连带着对影片质量的好感都降了好几个层次,只能说这是制片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错误之举。
反正我看的是网上下载来的普通2D版本,所以感觉还蛮凑合的。希腊神话故事原本就是我的菜,虽然电影版本与传说中的故事还是相去有点远的。但神的世界向来诱惑力颇佳,更别说扮演众神的还都颇有来头。
连姆•尼森演的宙斯像极了身着盔甲的战士,周身散放着只有神仙才有的光芒,作为一个喜欢四处播种的神界老大,宙斯后代的故事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体系,比如此片的男主角珀尔休斯,就是宙斯与凡间的王后所生。
而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大反派冥王哈迪斯,就成了本片恶势力的代表,处心积虑的谋反大计却最终被轻易化解,宙斯只是借自己半神半人儿子之手,见招拆招的将哈迪斯重新打入了地底那黑暗的世界。
众演员中除了以上两位,最值得一提的则当属阿凡达萨姆•沃辛顿了,小伙子从澳洲远到好莱坞,从最初的文艺男星逐渐成长成了一个好莱坞权力下的动作猛男,因此,对他的演技我还是很放心的,《生命翻筋斗》里的惊艳绝不会是昙花一现。不过沃辛顿在《诸神之战》里能够发挥的地方并不多,从最开始他就被赋予了苦大仇深、为父报仇的艰巨任务,因此其面部表情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说到这,其实上面两位在电影中的表现空间也并不大,演技的发挥绝对说不上能代表其能力。
希腊神话讲求的人性,在它的众多故事当中,众神无论是好是坏,都潜藏着对人性有诉求这一方面,所以宙斯偷情,珀尔休斯抗父就都有了其存在的内在逻辑。而好莱坞电影也向来提倡人性,两者是不谋而合的,好莱坞近几年希腊神话改编热便是明证。当然,《诸神之战》作为一部商业片,虽然做到了本分,但在一些地方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珀尔休斯的复仇,起因于哈迪斯杀害了收养他的父母全家。复仇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但在之后,珀尔休斯对父亲宙斯帮助的拒绝和接受,就有点丧失了电影里所讲求的前因后果,个中的情感表现,是有点模糊的。在这一点上,就远不如题材类似的《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中波塞冬与儿子之间联系着的情感。都是半神半人的故事,后者更加青春当然更加低龄,而前者更加黑暗更加压抑,当珀尔休斯对父权的反抗随着自己任务的完成而被瓦解的时候,希腊神话原本建立起来的英雄形象便消失殆尽了。
电影里,珀尔休斯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有父亲宙斯的暗自相助,剑、渡船的金币、飞马等等无一不是宙斯无私的提供给了珀尔休斯,宙斯的此举当然有借力使力的考虑,但从电影的表达来看,对儿子的爱还是占据了主要的动机。而珀尔休斯在片尾无师自通的将剑举向天空借助宙斯的威力用闪电将哈迪斯打回地宫,更是让他自己成了一个受庇于父王的半神人了。
而电影里为了解救当时的国家以及公主所需要的方法——美杜莎的头,便很早就预示了本片的大场面高潮并不会在片尾出现,美杜莎的头让人让物石化的功能,让即便是终极海怪这样的怪物也没有了发挥到余地,最终便是那颗舌头一出现,怪物就应声变石头了。倒是砍掉美杜莎蛇头的一段,在不断的追逐战里,场面还是挺好看的。
《诸神之战》看看普通2D就够的享受了,进一步的剖析也显得没啥意思,我们心态放平,其实萨姆•沃辛顿还是那样威猛,《诸神之战》也同样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