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雀之歌》——小人物的生活剧

(2010-04-03 01:00:14)
标签:

娱乐

文/达达先生

伊 朗电影是现今国际影坛一支非常个性化的力量,受限于国内或技术或资金的不足,伊朗电影常常描写现实,以低投入、低姿态带给我们很多高质量水平的电影。很多 朋友非常喜欢伊朗电影,就是因为它能够在技术的滚滚洪流中别具一格的带给我们新鲜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像久违的老朋友般亲切可人。

《何 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等等伊朗电影,都是长于关照生活的,而且大都通过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社会问题或者生活的乐趣。往往欣赏完伊朗电影之后,我 们会产生一种沉重之感,对比于我们的生活状态,伊朗的人们似乎更加清贫,但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态度,却又远不如他们。

这部《麻雀之歌》是导演过《小鞋子》的马基德·马基迪2008年的一部作品,导演在电影里感叹了“都市令纯真易逝”的观点,导演通过剧中主角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不断往返,描绘出了两个环境不同的景象与心态,而剧中父亲与妻子,儿女之间的互相关心与体贴更是让人动容。

影片的故事主要发生在Karim一 家。他本是生活的村庄里一个鸵鸟养殖厂的工人,但偶然的一次工作事故让他丢了工作,自己的疏忽导致一只鸵鸟的丢失,他为此非常懊恼。然而到处寻找也不见这 只丢失的鸵鸟,但他还需要挣钱还债,还有给自己听力不好的女儿买助听器。偶然的机遇,他发现了另外一条谋生的道路。他骑着自己那辆旧摩托车在城市里拉客载 人,在不停的来来回回之间,他经历了颇多挫折,但他也发现了生活的真谛。


http://fmn.xnimg.cn/fmn045/20100325/0005/b_large_ZZg0_317900047fce2d0d.jpg


电影里的场景,其实大都集中在Karim生活的村庄里。通过Karim在村庄里的活动,影片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伊朗村庄的概貌,既是地理环境的展现,更是伊朗人生活状态的全景显示。通过导演的镜头,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生活的清贫和简单,像极了几年前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农村,也许即便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依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人们。

若再看看伊朗的城市生活,喧嚣的道路,汽车、摩托车并行,匆忙赶路的人们,到处建设的工地,这不也正是中国前些年城市的缩影么。到处都在发展,人自身却被抛下。这正是导演想要在影片里表达的城市化的矛盾。

如果将现在的伊朗当做过去几年的中国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剧中的场景是如此的相似。除了语言和服饰上的差别,远景镜头里,我们恍惚间看不到有什么差别存在。因此,回顾中国在城市化里所出现的问题,也正是导演想在《麻雀之歌》里探讨的。

对 于城市化所带来的疏离感,我们应该都是深有体会的。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但我们的情感归宿却一点点的在缩小。小时候常常玩耍的河已经干涸,抓蜻蜓、捕 青蛙的田地已经成了一条条水泥马路,记忆中的美味小吃店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灯火辉煌的星级饭店……于是我们发现,过去的纯真和快乐已经是我们越来越不想 要去触碰和回忆的东西了,不是不爱那些美好,实在是那些美好一经提及,往往会让我们产生无比的失落感觉。

正如电影里Karim一 样,他在城市里不断的游走,却无法在其中找到信任感。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出于爱,是为了在乡下居住的一大家子。只有在每天挣完钱回家,他的脸上才会露出高兴 的表情。这种对家的向往,一方面来自于责任感,同样也源于家庭与生活的存在所提供给他的熟悉感,那种共通的感情才是他的归宿。


http://fmn.xnimg.cn/fmn042/20100325/0005/b_large_7tyq_3d3a000146f02d0f.jpg


说到纯真,我们往往联系到乡土。生活在存在的Karim一家,应该是都是异常纯真的。父亲Karim非常的爱孩子,不论男女,不论健康与否,他愿意用自己的臂膀去保护这一家人。而更令人感动的,还有这一家的孩子们。听力不好的女儿,为了不让父亲为她的新助听器奔波,假装自己的旧助听器没有坏,小儿子为了补贴家用,偷偷的打工挣钱,小小的手掌生长着厚厚的茧。父亲Karim又不舍得孩子小小年纪就去打工,为赚钱烦忧。这一家人的互相体谅与关爱,实在是非常真实有感染力的,尊老爱幼的完美状态就是如此吧,当遥远的伊朗产生这样一部让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电影时,我们应该受到情感上的感染。


http://fmn.xnimg.cn/fmn038/20100325/0005/b_large_LzHN_51bb0004835d2d12.jpg


影 片里还有一个线索,从头串到尾。几个孩子梦想着养鱼致富,他们先是将脏脏的水塘清扫干净,然后又攒钱买下了很多条金鱼。成功就在眼前的时候,他们发现装鱼 的水桶在漏水,着急中又将水桶摔破在了地上,鱼都在地上跳动翻涌。最后,他们只能将鱼全都放生到旁边的一条水道当中。这样的结局,是非常不完美和残忍的, 画面里的伊朗小男孩,一个个双眼噙着泪水。尽管不圆满,但这个结局却是最好的,也最符合导演心境的。“影片中的金鱼、鸵鸟和麻雀正是昔日纯真的象征,可是 它们都跑了、丢了、溜走了。”


http://fmn.xnimg.cn/fmn041/20100325/0005/b_large_0pPn_5689000492102d14.jpg


是的,纯真与美好也许正在逐渐的溜走,但从马基德·马基迪这部电影里,我们仍然看到了希望,因为起码还有一些人在固守着这些美好的品质。就像本片《麻雀之歌》的电影名,这些人正如麻雀一样,稀松平常,过着简单的生活,却抱守着这个民族一直以来的坚定的品格和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