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水围的夜与雾》——刻意与过度交织

(2009-12-04 21:39:41)
标签:

娱乐

许鞍华将视角对准香港“贫民窟”的两部电影,一是《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是《天水围的夜与雾》。电影的名字虽只差一个字,表达的内容却是两个极端。 前作将目光投向小市民的温情生活,后者则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将视角指向了天水围这片独特地域的阴暗。与前者的基本没有故事相反,《夜与雾》的叙事性非常 强烈。导演将这个丈夫弑妻女的惨烈故事,讲述的非常完整。记述文里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都在表达范围之内。这样做的一大作用,就使得这部作品比前部作品更 能吸引到普通观众。相较之下,我更倾向于喜欢日与夜。不单是片中表达的生活美好,影片利用片段串联起生活,平淡中都在表达着真情,这种感人的力量只要能够 体会的到,印迹就是非常深刻的。

     《夜与雾》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大陆妹,嫁给中年的香港男人,生活的摩擦最终导致的悲剧。也许《日与夜》是许导小试牛刀之作,真正的发力,许导放在了这部夜与雾上。

    《夜与雾》是想通过震惊全港的社会事件来表达或者批判的。警察的不负责任、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港人对大陆女性的潜在歧视、老夫少妻的尖锐现状……都可以在 影片里找到对应的出处。可想表达的多,受限于电影的片长,往往会让细节都泛化,达不到应有的力度。所以许导着力点还在男女主人公变态的关系上,男主人公绝 望的变态,女主人公天真的幼稚,导演抽丝剥茧的向我们层层缕清。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所需笔墨很多,导演的心思不在于此,所以设置了很多颇有刻意之嫌的情 节。电影的台词、情节都像是被设置好一样向影片的大悲剧结尾走去。李森从开始之时就显现出来的控制欲与虐恋,王晓玲傻子般的天真,所有都是导演安排的妙 棋,然而过于的刻意影响的是影片的力量。可以这么来看,导演有两条线。重要的一条线是影片的批判性,基础的一条线是影片的叙事性。明显导演意在深度。问题 出在,批判性需要建立在叙事性的基础上。导演需要将故事讲清楚,同时又要保证批判的力量不减弱。所以导演将大力气花在了建构影片的批判性因素上,这本没有 错,可刻意而为之又急于向主题奔去就让影片显得不是那么的说服力十足。

     导演在探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关系时,总让我想起《榴莲飘飘》。对于内地女性在港境遇的刻画,以及内地农村对香港概念的想象,《夜与雾》明显的不如《榴莲飘 飘》,欠缺在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在许导笔下,女主角王晓玲的父母姐妹都沦落成为了受制于香港名气的低俗百姓,他们爱慕的不是香港,爱慕的是从香港过来 的钱与自豪。这样的刻画颇显文人的匠气,一味的自厢情愿下忽略了人性的共通,这种失误不该发生的许导身上。

     脱去《日与夜》的生活味,《夜与雾》倒显得异常焦躁起来。这种焦躁体现在影片的方方面面,刻意与过度是我看完之后的感觉,然而,这些并不影响夜与雾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优秀的地方都被人说光了,俺就不麻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