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翻筋斗》——在爱情的历练中不断成长

标签:
娱乐 |
分类: 映画人生 |
——Love can turn us upside down.
女性导演的影片往往有着非同寻常的细腻感情存在,而当这部影片是历经七年的磨练才诞生时,内里的情感必然愈发的香醇浓厚。
影片在淡蓝色的冷色调中开场,与房间里的暖光相映,在暖光下女主角Heidi与家人间的冷漠才更显突出。十六岁少女的孤傲与渴望,是她作出勾引母亲男朋友的 动因,对性与爱异常模糊的Heidi,在母亲歇斯底里的绝望之中,离开了家,她觉得母亲恨她。出走的过程由此开始 ,在路上的状态永远是寻找的最佳时间,一段长时间与陌生人接触的旅途或过程,往往是一个人走出闭塞获得认知的过程。Heidi来到陌生的小镇,这种陌生带 给她的是相当的兴奋感觉,在酒吧偶然的相遇便可以与陌生男性上床。在她看来,性是帮她换取住处的一个手段,她并不爱那些男性,唯一的理由就是与他们睡觉可 以让自己有地方可以入睡。对性的随便是安全感的匮乏,寻找一个可以入睡的房间,也透露着Heidi心底相当强烈的对家的渴望,只有在此类温暖的地方,才可 以给她提供庇护与安全。然而,初期的兴奋与母亲对自己失望的悔恨暂时压抑了这些深层次的感情。
当她遇上另外一个性伴侣Joe时,她最初的目 的也只是找个地方睡觉。但随着积蓄的感情升温,她开始慢慢审视爱与性的关系。然而,Joe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对方。作为富家子弟的Joe,同样与人之间 的关系异常冷漠,与Heidi的一时激情并没有改变他太多,他不愿意为她们的感情下定义,对Heidi的逼问感到愤怒,这种反应是Joe心底脆弱的表现, 正如片中Heidi所说,Joey是非常scared的,他对爱与性的关系也是雾水般迷惑。于是在极端迷离与困惑时,他的求助对象变成了一个同性恋(十分 不解导演在此安排两人接吻的目的,难不成关乎青春的电影不涉及点同性恋的东西便枉于此名号。关键是此一吻并不能让人直接看出与剧情的关系,期待高人解 答)。
此时,Heidi已经爱上了Joe,对Joe的失望与痛苦逼迫着她又开始寻找肉体上的快感,只是不巧被意识到爱情,回头寻找的Joe 撞见。尴尬的场面与两人互相痛苦的心情,争吵带给两人的是对自我与对方的逐行扫描。Heidi所有无常举动,缘起于她内心的不想做自己“I didn't want to be myself"。对自我的否定,造成了她不敢面对的痛苦,痛苦的宣泄需要找到特殊的渠道,然而,年少的她没有其他资本,唯一用得上的,可能便是自己的身 体,陷落的同时等待着爱情的拯救。Heidi不断的问Joe“爱和性”的不同,却不知自己在精妙的演绎着这种区别。
痛定思痛的过程往下,迎来的是二人对爱情与人生的重新定义。Heidi踏上了归家的旅程,Joe看着所爱离开。短暂的爱情过后,二人获得心态上的变化,注定该消逝的爱情,免不了让观者叹息,可于他们二人,这是成长的烦恼中的必修课,踏过及格线,迎来的便是全新的世界。
整 部电影可以说是两种格调的完美融合。手持的摄影,优美、恍惚的镜头,典型的文艺片做派。导演多次的将镜头对准闪烁着的霓虹灯,飘落的枯叶,这部电影便已经 走向了优美。关注剧情的同时,画面无所不在的精致同样吸引着眼球。电影的剧情却是一种诗意现实主义的表达,年轻男女间迷惘懵懂的爱情,如化蝶般惨痛又美 丽,破茧而出需要勇气与魄力。而当出现Heidi颇具孩子气的镜头时,导演便是想借此来表达一种灵与肉的对立,为Heidi的转变做好铺垫。成年人的行 为,心底却依然是未有成熟起来,这种二元对立矛盾的解决,只能靠让人物心智的成长完成,所以,当Heidi最终笑着重新上路时,导演所要表达的青春迷惑于 年轻人成长的主题,便完成了。
爱情在此片所做的,便是让男女主角翻了筋斗,倒转过来的是他们的观念。很喜欢这部片子,十分推荐。对电影的中译名也颇为赞赏,有趣之下隐喻着影片的主题。Awesome!
Tips:
1.作为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澳大利亚电影,《生命翻筋斗》席卷了2004年澳大利亚电影协会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在内的13项大奖,成为澳大利亚电影协会有史以来最大的赢家。
2.影片男主角便是现今好莱坞炙手可热的萨姆·沃辛顿,他出演的巨制《阿凡达》即将于2010.1.2在国内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