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于彩色的海报,电影完全是黑白的。这么个时代,敢于运用黑白影像来表达的导演凤毛麟角。市场压力下的电影,早已放弃了异于现今人类审美的黑白电影。然而,黑白影像自有其魅力所在,去除掉色彩对人的影响以后,黑与白的简单对比似乎更能让人讲注意力投向细节、投向故事。“或许因为这样而失去了所谓的市场性,但我希望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能因此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找到属于这部影片的色言。”导演戴立忍这样说到。
《不能没有你》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这样的背景,注定要让影片背上纪实的名号。所以,当电影刚开始之际,一度有了纪录片的感觉。很简单的故事,一个落魄的父亲跟自己亲生但不“合法”的女儿,分与合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掺进了很多的其他因素,变得不简单起来。
导演将批判指向了社会指向了法律指向了政府之间的互相扯皮也指向了媒体的残酷冷漠。努力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自己的女儿得不到政府机构的承认,在政府办
事是一贯的互相推诿责任,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是对麻烦与问题的躲避。当一步步的走向绝望的时候,无力的他没有办法,抱着女儿要从桥上跳下,控诉社会的不
公。通观全片,是法律的错吗?貌似也不是,法律的严厉之下,是人性的缺乏。每个官员办事都有自己所
能依靠的法规条文,他们也没有错,错在掩藏在地面下人与人之间关切的冷漠匮乏。当一群人看着电视直播打赌这对父女会不会跳下去时,鲁迅笔下的围观者隔了几
十年再一次出现了。其实,回想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人何时又消失过呢,古已有之,今亦存在。法律的无情之外,人们的无情才是最为残酷与痛心的。
导演想表达的不止于此,他想让人看到希望,小人物有他的生存方式,也有他的存活方法。无论怎样,路终归总有。就像片中的父女,苦与寒的生活下,是父女间天伦
般的感情。女儿喜欢趴在船边看父亲潜入水里,深深的海底看不见人影,女儿却说她能看见父亲,应该是感情将他们牵连在一起,所以女儿能够感觉到父亲深远的存
在。当二人被社会的规则强制分开,女儿不说话了,但却没有忘记努力,为爸爸的努力,她的成绩数一数二。而父亲也没有放弃找女儿的希望,工作之余努力的寻找
女儿,最终换来的是与女儿的重逢。信仰是一种力量,无论现实怎样,在希望中生活下去,总会到达成功的对岸。
值得一看的片子,文艺腔的孩子不能错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