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诺曼底

(2006-03-30 01:23:45)
分类: 每日一枪
关于诺曼底登陆,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从滚石歌手黄征的成名曲到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从丘吉尔的回忆录到3D游戏《抢滩登陆战》,无一不是拿诺曼底说事,纵使对战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也明白二战中这场著名的战役无非就是“好人想上岸,坏蛋拿枪站”。

中学的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受力面越大,压力就会越小。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方面根据这个物理基本知识,提出英国在西欧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以减轻德国对东线的压力,但一直等到美国参战以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才在德黑兰会议上就此问题最终达成协议,派遣39个师的盟军士兵抢滩登陆,代号为“考沙克”计划。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汤姆·汉克斯所扮演的士兵就是美军20个师里的一分子,他们协同英军14个师、加军3个师、法军和波军各1个师,共约288万人和15700架的飞机,以及6000艘的战船,分为N批准备登陆。1944年6月6日凌晨1时15分钟整,他们创造了著名的“登陆日”。

在这场战役中,以奥马哈滩的争夺最为惨烈,美第5军的第29师和第1师的两个团遭到德军352师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6小时,尸横遍地,血染滩头,美军仅前进10码。最后不得不请求海军对德军阵地实施近射,美军士兵则冒着被自己海军炮火杀伤的危险且战且进,在付出了2500人的代价后,才夺下滩头阵地。傍晚,美第5军3.5万人登上海滩——很熟悉吧,这就是所有游戏和电影中的经典一幕。

总体来说,如果以人数伤亡来做比较的话,那么盟军和德军几乎打成的是平手,从开始到最终一个多月的战役中,双方的伤亡差不多都是12万人,当然,这仅仅只是如果。实际的情况是,诺曼底会战到最后,经过“赛马场”和“眼镜蛇”行动,美军终于在8月19日与加拿大军队会合,把12个师的德军扎在口袋里。

三分之二的德军,挣扎在越来越缩小的包围圈内,遭到盟军飞机、大炮和机枪的射杀。法莱斯以西成了一口血肉沸腾的大锅,德国人后来把它称为“法莱斯开水壶”。包围圈内的德军共有1万多人被打死,5万人被俘。两个大对头蒙哥马利和隆美尔也分别以胜利和自杀而分出华山论剑式的胜负。

8月25日,美第5军属下的法国第2装甲师光复巴黎,至此,诺曼底会战结束。此役德军损失近50万人,其中有21万人被俘。此外还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1500门,各种车辆2万辆。当然,“永远没有完全胜利的战争”,盟军也付出了伤亡20余万人的代价。

经过这此会战,西线德军被打断了脊梁骨,希特勒试图在法国境内设阵拒敌的希望完全破灭,整个西欧都在盟军的兵锋之下。这就是诺曼底会战的意义。注意:它可不是口水歌里的爱情,也不是游戏中的交锋,而是实实在在的惨烈战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