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簧

(2005-12-04 23:31:06)
分类: 疯狂医生
下乡义诊是所有医生必须经历的一次洗礼,也是医院每年都要实施善举的大事。以今年为例,上级领导再三强调,为了配合省市领导关于“医疗力量服务农村,关注基层,方便群众”的讲话,一定要搞得轰轰烈烈,特别要求真实投入,绝对不能走过场。

按照往年的惯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各科的主任用救护车拉到乡下,在戏台子下的大广场上摆一长溜桌子,等老百姓蜂拥出来全部咨询或检查完毕之后就上车回家,差不多也就是一上午的时间。今年不一样了,为了贯彻指示,院长特地派了五个医疗工作队全部出动,从内外妇儿到各项辅助科室一应俱全,甚至还扛了两台手提综合分析仪。

医院如此认真对待,新闻部门当然也被要求不能落后。于是电视台派了随行的大小新闻记者长枪短炮统统上阵,与医务人员一齐到达。可能是电视台的领导有些疏忽,在进入义诊现场之后记者们并没有抓拍到细节,而是全部把机器架到高处拍摄起了大范围的全景活动。老百姓们于是在摄象机的监视下挨个地进行检查,反正背对着镜头,谁也不介意他们怎么拍,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医生护士忙着检查,摄影记者忙着拍摄,患者病人忙着诉说,场面倒也有条不紊,谁都没有想到会有什么问题。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电视台开始检查拍摄进程,这时候,问题出现了。领导的要求是由远到近,大小广细镜头一个都不能少,怎么现在只是些赶庙会似的热闹场面,诊断和检查时医患们的细节和特写呢,到哪里去了?带头的摄象组组长把最后一个馒头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汇报说,没事,上午先拍远景,特写等下午慢慢拍。

但是到了下午,事情远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地球人都知道看病和去商场里买东西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越着急的越是及早,后者是最后进门才能买到便宜。当记者们把机器对准咨询的患者时,并没有捕捉到一个龇牙咧嘴的镜头,拍到的不是感冒的就是巩固疗效的,还有的是替亲戚询问病情,看上去比救护车司机的气色还好——那些比较严重的上午就全检查完了,现在没准儿正在家里躺着输液呢,着急的谁还会等到下午再来啊。

没有现成的患者,新闻又不得不拍,电视台没办法只好采取现在新闻的通用手法,即记者像电影导演一样,指挥当事人像演员一样再现事件过程,行内把这个叫做摆拍。但来回找了好几个都不尽如人意,紧张的是哆嗦地说不了话,不紧张的又来不了,最后实在没辙,只好求助我们,问有谁认识比较熟的患者,出来装个样子。

内科主任坐在第四张桌子上,家里的孩子还在等着他去接,早就着急地心头冒火,听到这里一指科里刚分配来的医生烟头,告诉记者:“就是他了。”就这样,烟头借了件衣服冒充起了病人,坐在镜头前接受主任的检查。等晚上新闻播出时,全市的观众都看到他痛苦地撅着嘴咳嗽:“我一直是肺结核,家里也不知道……”

第二天,烟头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电视台的感谢辞,第二个是女朋友的分手白,理由是他有传染病,而且对爱情隐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