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波浪理论来看后市(8日收评)

(2021-03-08 16:35:58)
标签:

股市

分类: 股票
用波浪理论来看后市(8日收评) 
   
    今天大盘高开23个点,指数震荡下行,最高上摸3542点,最低下探3421点,收在3421点,下跌了80个点,跌幅为2.30%。今天成交有所放大,个股跌多涨少。

    周评分析“技术面上本周大盘震荡反复,指数收在中期向上趋势线下方。本周成交萎缩,资金流出减缓。日线MACD绿色柱状放大,KDJ、RSI开口走平。周线MACD红色柱状消失,死叉出现,KDJ死叉后开口放大,RSI开口走平,指数收一根小阴线。后市大盘将继续震荡反复,或有回调。”。                                                                                                                                                                                                       
    今天大盘震荡下行,超级资金、总量资金巨量流出。

    今天大盘大幅高开后前半小时震荡反复,之后持续下行,指数收在半年线上方,已远离中期向上趋势线。今天成交有所放大,资金巨量流出。

    技术面上今天大盘高开后震荡下行,收出中阴,指数远离中期向上趋势线。成交有所放大,资金巨量流出。日线MACD绿色柱状继续放大,KDJ、RSI开口放大。周线MACD绿色柱状放大,KDJ、RSI死叉后开口放大,周线收一根中阴线,指数跌破20周线。大盘远离中期向上趋势线,向下趋势形成,后市还有下行。

    周评指出,从目前的盘面看,形态和技术指标都不好看,下周还会有震荡反复或小幅回调。

    上周五大盘大幅低开后回升,指数收在中期向上趋势线附近,周末一些技术流名博认为第一波调整已经结束,本周以涨为主。但是我周评的观点却相反,认为后市大盘将继续震荡反复,或有回调。

    我相对谨慎的看市场,原因是大盘持续在中期向上趋势线附近震荡反复,向上动能逐渐衰减,短线后市至少还会有震荡反复或小幅回调。

    而今天大盘虽然大幅高开,但上攻乏力,出现大幅下行的走势。指数收在半年线附近,已远离中期向上趋势线,比预判的走得更弱一些。

    从目前的盘面看,中期向上趋势已经结束应是大概率事件了,除非明天又向上涨近百点,收复趋势线,但这种可能是很渺茫的了。既然这样,那么看看会跌到哪里吧。

    先来分析一下中期浪形,如果2440是这轮行情的起点,那么先看3288为一浪的高点,2646为二浪的底,3731为三浪的顶,目前为四浪。波浪理论有一定律,其中关于四浪的底,说是不能与一浪的顶重叠,也就是不能低于3288。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数浪,本次调整的目标位将在3288上方。不过波浪理论问世八十多年了,当时的市场体系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言,一些绝对不能变的定律是否现在还适用?我还是觉得不能太教条。我们再看看2646到3731,这个三浪上涨了1085个点,四浪调整如果正常回调50%,那就是到3188,强势一点,回调0.382,那就是3333一带。    

    根据以上推演,回调力度弱于强势0.382,强于正常50%,那么波浪理论本轮四浪的极限3288上方结束调整是可能的。但是不拘泥于波浪理论定律,一千多点的上升浪,一旦趋势反转,回调50%并不过分,那么回调到年线上下,也就是3200点附近的判断也合理。实际会怎么走,还要看消息面和基本面,以及国际市场走势的影响,总之后市需要谨慎,跌多了短线如再有反复也正常。

操作提示
    操作上控制仓位,加仓须谨慎。我一向认为仓位控制不能绝对,空仓满仓都是不理性的。不管涨跌都不难受,都能轻松应对的仓位是你自己最合理的仓位。当然,涨也难受跌也难受的人除外,这样的人是不应该来股市的。 

郑重声明:
    本人仅写一些对于市场的个人观点,不会和任何机构或个人有所谓的操作方面的合作,更不会主动联系陌生人,商谈股票相关事宜,凡以我的名义主动联系你说股票,都是假冒的,切勿上当。

    转载本博文章须经本人同意并署上本人名字,否则就是侵权,一旦发现,本人将在日志上曝光你的行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