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1月05日

(2010-11-05 19:42:30)
标签:

股市

股票

分类: 股票

                                                  大盘将继续向3478攻击(周评)


    上周周评指出“一旦调整结束,指数将继续逼空上行,月线的RSI、KDJ刚刚出现金叉,下个月,也就是下周,MACD也将出现金叉,长线走牛毋容置疑。”。


    本周大盘三涨二跌,K线图上则是二阳三阴,指数屡创反弹新高,并且一举以向上跳空缺口的形式突破了4.19的向下跳空缺口。一周大盘上涨150个点,涨幅达到5.06%。周K线长阳之后连续两周收出假阴十字星,本周拉出长阳再上台阶。


    周四收评以“后市将向上攻击再上台阶”为题,指出“这几天大盘震荡,唱空声又起,但是不管人家怎么看盘,我始终坚持震荡整理以后要补缺口的观点,现在看很快就可以得到验证。”。


    周五我的观点就得到了验证,指数一举以向上跳空缺口的形式突破了4.19的向下跳空缺口,收市还留有19个点的向上跳空缺口。如果这个缺口不被补掉,那么将形成很大的岛型。岛型反转的空间,至少也是一倍的倍率。

    从大盘日、周、月K线形态看,短线、中线、长线都处于向上攻击状态,从技术指标上看,日线MACD金叉,红色柱状线放出。KDJ金叉,D值在73,RSI金叉,14天RSI 74.73。月线的KDJ、RSI也是出现金叉不久,MACD则刚刚出现金叉。


    所有的短、中、长期K线形态和技术指标都显示大盘将继续向上,主要技术指标处在强势区但不超买。大盘短线稍作震荡以后将有可能走到3361、3478一带,然后开展较大幅度的调整,调整完成以后将继续向上攻击4000点一线。


    大盘走到今天,市场上说大牛市的声音已经很响了,但是很可笑的是天天有很多的节目拘泥于找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之类的原因。天天有牵强附会的涨跌关联,好像大盘的涨跌全部都是被消息牵着走似的。去年7月25日的周评我就详细的做出了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的波浪走势解析,确定了当时1664上来的这波行情结束以后将走调整浪,调整浪完成以后将走创6124新高的牛市主升浪。在第二周,即去年8月1日(当时还未到3478)的周评里就确认二浪调整即将开始,大盘将跌到2348一带,同时再次重申二浪调整结束后将走牛市主升浪。


    在3478下行途中我曾多次感叹趋势分析从未出错,祈祷让我错一次千万不要跌到2300上面。但是趋势的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神奇,指数不经意间就是下行到了2319。当指数走到2300区域时,跌了看跌的强大冲击波使得大多数人又看到了2000点以下。但是我依然不改自己的分析,明确指出底部已到,主升浪将要开始,并在我的圈子里明确做出建仓的提示。当时中国证券报连续做了两期华山论剑的节目,邀请三人讨论市场有否见底。其中一位基金经理,一位看空的市场人士,一位看多的市场人士,我作为看好后市的市场人士参与讨论。在这两期节目里,我依然明确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接下去走牛市主升浪的观点不变。时至今日,市场形势越来越明了,中证报记者也来电给出了精准两个字的评价。


    无数次的趋势分析精确的走向摆在这里,用不着为涨跌去找理由,不要不相信,趋势的力量是无穷的。牛市主升浪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操作变得相对简单。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要去羡慕那些连续涨停的股票,老老实实的选一些目前依然价值低估的,同时来年有确定的成长性的股票。就算现在不涨,后市也必定会价值回归。而如果不断的去抢所谓的热点,那么绝大多数人的结果是颗粒无收。


    首山看盘盘中直播,每天交易时间在中金的首山盘中大盘个股解析VIP圈子发布,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点击博客首页个人简介里圈子名称的链接进入。


    郑重声明:我的文章常被一些网站转载,还被一些博客的主人冠以原创剽窃据为己有,这其中甚至于有券商的策略分析师,本人特此声明允许各网站转载使用我的文章,但是必须注明出处,署上本人名字,否则就是侵权,一旦发现,本人将在日志上曝光你的行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关于博客剽窃案,我国已有第一例判例,侵权者被判令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法院认为,依照中国著作权法规定,不论系在纸质出版物抑或网络博客上使用他人作品者,均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向其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希望这些阴暗角落里的剽窃者好自为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