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标签:
巴赫慕尼黑党卫军啤酒馆旅游 |
分类: 旅游(国外) |
2008年6月18日
…下午5:34进入慕尼黑市区,一个凯旋门一样的建筑一晃而过,不一会儿,左边有蛋形的场馆出现,导游告诉我们,这是1970年奥运会的建筑。我立马就想到了以色列被杀害的十余个运动员,体育、运动、政治、民族、生命、地球、人类、野兽、鲜血…一连串的词汇从我的脑际滑过。
慕尼黑是阿尔卑斯山北麓伊萨尔河畔德国的第三大城市,据说保留了巴伐利亚王国古朴风情,所以被称为“百万人的村庄”。二战中慕尼黑93%被毁,但他们保留了图纸,战后重建。
气派的市政府广场只有几座老城门是旧的,高大的市政府塔楼自鸣钟下面站满了游客,报时时有小人出来表演,12个钟点由十二个骑士走马灯似表演,一群彩塑人物出台,导游说场面是公爵的婚礼。1506年这里是巴伐利亚的首都,公爵路易四世曾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印象中慕尼黑是“宝马”车的故乡,更深的印象它是纳粹的发源地,国社党、冲锋队、党卫军都是在这里创立的。这里有著名的“啤酒馆政变”…想起了这些心中痛苦,冰凉回忆的蛇又爬上了脊梁。
我原来以为奥鄂巴赫小酒馆在慕尼黑,后来才知道《浮士德》的创作地奥鄂巴赫小酒馆在莱比锡不是慕尼黑。我也翻过《浮士德》,绝对看不下去,可能是自己品味的档次太低,没有办法,还是喜欢市井的描写和趣味。
席勒更是只闻其名了!
这里的人喝啤酒和喝茶一样,城市干净、漂亮。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