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意凛然吃牛憋

(2014-12-16 11:05:58)
标签:

杂谈

大意凛然吃牛憋


香臭本无定性,作为食物,只有好吃或不好吃。

 

这是沈宏非对臭豆腐的评语。他还说,臭豆腐的好吃,不只在臭,亦不仅在香,而在于香臭造成的高度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带来的强烈刺激。嘿嘿,我觉得在广西少数民族美食中,具有这种香与臭的强烈刺激的美食,莫过于苗家的牛憋汤或侗家的“羊憋汤”。 宋人朱辅在《溪蛮业笑》“不乃羹”词条中说“牛羊肠脏略摆洗,羹以飨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说得就是著名的“牛憋”“羊憋”。

 

在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杀牛羊不吃憋,等于不吃牛羊”。我第一次吃羊憋,是八年前的事了,那年与一群老记到一个岑王老王一个山区采风。当地的壮族人民好客,说晚上要杀一只羊来待客,同行的老涛听到杀羊,两只小眼睛立马放绿光,抿嘴微笑:“可有羊憋吃了!”可是,当夜幕初上时,羊终于上桌时,但见一大盘清水白煮的羊头羊腿羊杂羊血肠,老涛小眼睛一扫,急了,大喊:“我的憋呢?!我的憋呢?!”壮族老乡指着桌边一小碗青青绿绿泛着可疑气味的酱碟,不慌不忙地说:“这不就是憋嘛!吃羊肉沾点憋一起吃。”,老涛顿时气急败坏:“这是哪门子憋,这是哪门子憋,你们,你们真是暴敛天物!”。

 

后来有一年春节,我又跟老涛到了元宝山的融水三江一带赶坡会,老涛当地的老友老叶带我们去“打同年”,打同年是苗族过年时的走亲戚的一种形式,主要的内容就是吃全牛宴。老叶是律师,也是话唠,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这乡下的牛可是吃百草长大的土牛,不是你们城里的饲料牛,既没有百草可吃,也没有恋爱交配权,说得我们这帮城里人只能喏喏附合。等到喧闹一下午芦笙终于停了下来,全村人摆起长桌,全牛宴正式开始,什么生拌牛肉、葱爆牛肉,水煮牛肉次第上桌,全是柴火灶炒的,果然别有滋味。等到烧牛鞭炖牛腩烤牛眼睛都喷香上桌,我打着饱嗝想,这全牛宴大概就如此了吧,再看老涛和老叶,端坐如钟,意犹未尽。果然,有人开始摆上炉子,神色庄严端上一锅汤,只见锅里冒着氤氲热气,浓绿浑浊的汤色里,牛的下水百页、蜂窝肚、黄蜂肚在锅中翻腾,一阵阵青草味、下水味、生姜味还有一些来历不明的混淆怪味扑鼻而来,令人作呕,老涛此时却一脸喜气,指着那锅汤眉飞色舞地说:“搞喂,快搞起,这才是真正的牛憋汤!”

大意凛然吃牛憋

                                          (牛憋最好是小炉热着,热腾腾感)

喝了点酒满脸色通红的老叶一边给大家碗里打汤,一边又开始喋喋不休地介绍起家乡的牛憋来,所谓的牛憋,实际上就是牛胃里和小肠里未及完全消化吸收的草末液汁,在杀牛或羊之前一天晚上,让牛羊饱餐一顿青草,选择适当的时机宰杀,牛羊的小肠里恰到好处地还有一些没被完全消化的汁液,取出这些汁液反复过滤出草根杂质,取得一份相对清稀的液汁,再配上姜、酒、辣椒、茶辣、薄荷等配料入锅煮沸后,再把牛百叶、牛肚、牛肝这些下水放到汤里,然后加芹菜、蒜苗、香菜去腥提香,直到煮出一锅泛着绿色泡沫的汤,就是传说中能清热解毒、消炎去湿的具有养胃功能的牛憋汤了。老叶端着一碗牛憋汤仗着酒胆贴着我耳朵细语:“无憋不成宴啊,这就是我们家苗家给尊贵客人专门预备的憋!”听到老叶说着“憋”啊“憋”啊,让我觉得喉头发紧坐立不安,因为在广西白话里,这个“憋”与汉语的“屎”同音,难免让人歧义误解,但面对着一碗尊贵的牛憋汤,花容失色分便是失了分寸,需要的是一些粗心大意的自然与洒脱,和一点正气凛然的胆量与勇气。

 

事实上,每个吃过苗家的牛憋汤的人,在香与臭的强烈刺激下食过难忘,正如湖南人钟爱的臭豆腐一样,那种叫人闻起来哭笑不得,看起来其貌不扬,而吃起来则欲罢不得的民间风味往往最能征服口舌,有生之年,不可错过。

大意凛然吃牛憋                      (因为牛羊憋用的是牛羊胃里的青草胃液所制,所以很养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