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鱼家的戏美食戏戏中秋钦州吃岭头 |
分类: 戏嘴天下.家宴友聚 |
(一)月明饼圆中秋宴
嘿嘿,别急,戏戏早就回来啦,玩累了,歇了几天。
虽然放假八天,前两天老鱼还要加班,我们也到中秋那天下午才回到妈妈家里,今年没什么精神在天台上弄烧烤了,把麻将桌抬到自家天台上,在月光下陪爸妈边赏月边吃月饼边打麻将,倒也很惬意,老鱼同学今次战绩神勇啊,我跟妈妈输得没脾气了。
哥哥嫂嫂回娘家那边过节,只有我和老鱼陪着老爸老妈吃团圆饭,我回到家时,妈妈都把菜准备好了,我不过是动动手煮熟而已。
蒜蓉酱汁蒸膏蟹。
青蟹是戏戏家乡钦州传统四大海产之一,青蟹素以个大肉厚为饕餮客所好,特别是青蟹的两个大鳌,小心地用蟹钳夹开,粗粗壮壮的一大块蟹肉,简直是眼馋。中秋正是吃膏蟹最好的时机了,雌蟹肚上厚厚的一层蟹膏,散发着异香,爽啊!
钦州人吃青蟹大多清蒸或者煮粥。不过近几年市场上能买到的多为养殖青蟹,都吃不到野生青蟹的鲜香了,而且价格又疯狂上涨,膏蟹在中秋的价格涨到58元/斤,再加上扎蟹的那根七八两重的稻草,单只蟹都差不多花了一百元,我觉得还不如大闸蟹划算呢。
买回来的青蟹相当生猛,花了好大力气才折腾好,简单地用蒜蓉酱油调了碗酱汁,淋在整理好的青蟹上,入锅蒸了十分钟,泥味相当重,实在不是记忆中的蟹味。
钦州已经通过国家好几个大项目的建设请求,逐渐成为北部湾地区工业大区。所谓有得有失,从此钦州工业产值会跳跃式增长,但良好的海洋环境从此也慢慢消失了。我不知道再过几年,三娘湾那群中华白海豚是否还像现在那样在海面上轻松地畅游了。
妈妈早上在渔民手里买的海蛏,入热水中焯一焯,去掉蛏壳后,加姜葱蚝油炒,很下饭的说。
嗯,这个香肉我不想多说了,免得引起很多人的谴责,但这是一个地区的流传千百年的饮食风俗,也需要尊重。
哈哈,那天妈妈偷偷说要给我做一个跟新邻居新学到的菜式给我吃,结果妈妈在厨房弄了半天说不成功,我过去一看,原来是我本来就想做的豆腐丸子,看来母女连心嘛。
详细做法看新经典豆腐酿
本来计划的甲鱼汤被我否决了,临时煮了道清清淡淡的蛋花冬瓜汤,配上面的大鱼大肉,正好。
(二)岭南农村秋收狂欢节
每年农历8-9月,钦州钦北地区,特别是灵山、浦北两地的乡镇村落有一个一年一度的民间庙节“吃岭头”,是当地民众为了庆祝丰收、祈求丰年,避邪趋吉而举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种风俗习惯。
“吃岭头”很有意思,在当地往往比过年还要热闹。一到庙节,村上的各家各户就杀鸡宰鸭摆上三五桌在自家院子里,等待着宾客上门,谁家去的客人多,就越有脸子。你就是路过,不管相不相识,都能得到主人家的热情招呼,你也不必担心是否是生分,只管放心地开怀喝酒,吃菜,反正就是图个快乐。
由于各地的庙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又相对集中,往往是上周在你家里办过酒宴,本周就轮到我家里办了,所以每年这个秋高气爽的时候,就是农闲的村民走亲访友的最好理由。其实上一周妈妈他们才到小姨妈家里吃过岭头,这天又接到大姨妈的电话,说这天是她们那个村落的岭头节,嘿嘿,我吵着要去,妈妈只好又带着我们这帮贪吃的娃热热闹闹地冲去大姨妈家了。
一路上,我们看到成群结队的摩托车车队,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在这偏僻的乡镇公路上会有这么浩浩荡荡的摩托车队,姐姐告诉我这就是走亲访友团啦,我的天啊,场面可是相当壮阔啊,一台摩托车上坐了三到四个人,拖家带口的,车屁股后还绑着一箱“烟台苹果”,哈哈,那就是走亲最高的礼仪了。
老鱼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摩托车车队,感叹:“你说卖摩托车的人怎么发不了财?!”
嘿嘿,在农村,摩托车的确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车!我们开的城市车,在农村的道路上被摩托车轻轻松松地的拉开一大段距离,真是相当郁闷啊!
“吃岭头”其实也称跳岭头。“跳岭头”是一个很重要的古老的仪式,相传尧舜时期就已经传入钦州地区,需要村里的男性来扮演神话中的男女天神,带上各种神色各异五神缤纷的面具,手持代表着各种生死富贵的权杖手舞足蹈,嘴里不断喃喃,祈求上天来年继续保佑五谷古登,六畜兴旺,避邪趋吉,鸿运多福。
不过,跳岭头要在午夜凌晨时分才会在指定的山头上跳来跳去,我都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小姨妈说有什么好看的,群魔乱舞!
嘿嘿,小姨妈,你太有才了!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吃岭头吧!
听说大姨父是村里有名的厨子,村里嫁娶什么的,都有人请他到各家去帮忙。果然有点水平,做的菜相当讲究搭配和装盘呢,不知道是因为乡下的土鸡土鸭味道干净还是一路奔波了,反正我觉得这些菜虽然很简朴,但味道很浓。
嘿嘿,最后用我们小院里的一株结满果的木瓜树来做本篇结尾,但愿月常明,花常开,果常香,人长久!
敬请明日继续收看戏戏的吃喝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