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爱问我同一个问题:“天天做菜,你不觉得烦躁吗?”在他们的想像中,天天对着厨房里的锅碗瓢盘,是件顶没意思的事。
我却不这么认为,暂不说为自己心爱的人做饭这些大道理,仅是说说买菜。
要做好菜,必然要去买菜。买菜是一个构思的过程。首先你得熟悉菜市场上都有些什么菜,然后在心里琢磨一下,才能掂配出几个菜来,纯荤,纯素,或是荤素搭配,全凭自己想像。
掂配菜也只是开始,买菜也是碰运气的过程。有时候,并不如你掂配的那样,想做什么菜,菜场上就有什么菜卖。像以前我提到的银鱼煎蛋吧,菜场上并不是每天都有卖的,若是正好碰得上,这就是运气;若是没碰上,那只好“改戏”,换葱花蛋吧:)
然后是挑选菜,这是一个考验眼力的过程。现如今日子好过了,不像从前难得吃回肉,现在是想吃鸡就吃鸡想吃鱼就吃鱼。但是,货物多了,便良莠不齐了,你得有双火眼金睛,挑选到最好的。现在有些商贩经常以次充好,好坏都混在一起卖,不详细分辨还真难分好次。
最后是买卖成交,这又是一个考智力的过程。男人买东西多不喜欢砍价,可女人却不同,买东西时不说说价便是跟自己过不去。人家出十块,总不能爽快地给出十块,非要压个9块8心里才舒服。妈妈就是这方面的好手,去菜场她先逛逛,若是让她看到有一条鱼正在垂死挣扎,她便凑过去跟人家砍价,人家要八块,她只给四块,人家当然不肯卖,妈妈也不急,走开在一旁盯着。再过一会,看到那条鱼翻白肚子了,妈妈就快快跑过去,这回只给二块,那人看到鱼已经救不活了,只好同意成交。嘻嘻,这就是艺术!
买菜,多少也算是运动的过程。买菜是需要逛的,逛一圈菜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产、红的辣椒、绿的黄瓜,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活的气息。
呵呵,生活便是这样多彩,好好感受:)
芝麻 酱 黄花鱼
之所以起个这么奇怪的名字,是因为这道菜是看汪曾祺的《学人谈吃》之序,文中提到老舍先生好客,宴请朋友时,爱吃一道菜是芝麻酱炖黄花鱼。汪老觉得味道特别,我也想依瓢画葫,却又做得不伦不类,自谓创新,以慰自己。
原料:黄花鱼、芝麻、面豉酱
做法:黄花鱼加料酒、油、葱段上蒸锅蒸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