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我看过一本叫《西藏之水救中国》的书,大意说的是将我国藏南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入西北及新疆的设想。即后来的“红旗河”引水工程,由于我一直喜欢自然与科学,自然对这个伟大的“奇思妙想”所感染,所以对“红旗河工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关注着这个事。如今算来关注“红旗河工程”已经快二十多年了。
其实,提出“红旗河工程”的初衷是好的,忧国忧民,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西北地区的缺水和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大胆设想难能可贵,但可不可行是另外一回事,目前不可行不代表未来不可行,这我赞成。但是,为博眼球、赚流量,恶意炒作就不应该了。事实上,目前“红旗河工程”只是民间一部分人在炒作,利用国人爱国热情借题发挥,学界所有所涉科学界都一致反对,官方也从未就此正式表过态,更从未介入过。关于“红旗河工程”的科学论证在国内外著名专业期刊:《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5期)都有专题论述(整本加厚专辑),科学论证是从各个角度、所有所涉领域都做了全面论证和评估,写得非常全面和细致,是我目前所看到的最专注的一本专门论证“红旗河工程”的书,有兴趣可以查阅。《中国国家地理》集中了上百位专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论证了“红旗河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明确结论工程不可行,起码现阶段不可行。
网上关于红旗河工程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工程技术方面论证说明,并且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科学性、专业性并不高,这就大错特错了,“红旗河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涉及生态环境、财政经济、国际政治等等问题,别的先不说,就一个问题就很“头疼”,普通河水的含盐量大约在100-200mg/L,之间,一般不超过500mg/L,有些内陆河可能更高一些,就新疆(大西北)的地理环境而言,如果只有大量水输入,而无流出(全部为自然蒸发),目前已经建成的南水北调工程一年向华北地区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我们假设“红旗河工程”每年向大西北输送50亿立方米的水,试想一下,不出50年,盐分常入不出,日积月累,所有原“受益”受水地区的土地,将全部盐化,西部地区由于常年降水稀少,蒸腾大于降水,土地盐化度本来就高,有的地方已成"盐湖",若源源不断的再持续输入,如何可持续发展?就这一点,“红旗河引水工程”就值得严重质疑。
尤其是近年,网络上说“红旗河工程”已经秘密启动,纯属胡说八道!已经有人拿这个项目到处招摇撞骗,在募集资金,招标信息满天飞,这纯属骗局,我就曾碰到这种情况。今天在这里以正视听,请大家切勿上当,目前,至少是短期内,民间所传的“红旗河工程”是不可能上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