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2022-11-26 11:47:36)
标签:

杂谈

旅游

情感

微信

随笔

分类: 游记与随笔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由于疫情的干扰,有些地方是去不成了,并且感觉形势越来越不利,急切地继续西行。10月3日来到了渭源,即渭水源头-我的故乡。本来计划要去一趟甘南,拉不楞寺、郎木寺、哈达铺、腊子口是计划行程,离得也不太远,但一打听那里疫情严重,只好放弃。

       渭源是个古老的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渭河的源头,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早期中国古代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贯穿了中国人类历史文明一万年。那里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存,这里是中国古代马家窑文化、大地湾文化、红山文化的核心区,秦长城在这里还有遗迹,秦始皇、隋炀帝西巡都到过这里,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小时候还亲眼看到过几人才能合抱的“左公柳”(左宗棠西征时沿路栽种的柳树)、联峰山石壁上的摩崖洞和残存的佛像,还有红军长征的烈士陵园(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还进行过惨烈的战斗),以及有孙中山、蒋中正、于佑任等民国要人题字的渭水握桥-霸凌桥。不过这些都成了回忆,毕竟离开家乡38年了...

       择天气好的5日去给父亲上个坟,我对家乡最大的一点牵挂了。一路上都在努力的寻找以前的记忆,变了,都变了,一切都认不出来了。近四十年过去,我已非我,乡亦非乡...。真是,我看故乡是他乡,故乡看我谁模样? 

       乡村几乎看不到人影,以前的小学早就因招不到学生而关门,就连地里的农作物都不一样了,城郊成片的金色菊花望不到头,估计这是经济作物,玉米地里黄灿灿的叶子,这是以前从没有见过的景象。虽已深秋,但山上还以绿意盎然,远处山上秋天的红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层次分明,犹如油画般一样鲜艳夺目。

       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一片一片,街道也干净、整洁、宽大了很多,大城市能看到的这里都能看到。山上的植被也多了很多,绿色明显占了上风,这是近年退耕还林和大力保护的结果,就连几乎没人走的乡村小道都铺了水泥路,高速路、动车也都通了,交通明显大变样,就连小乡镇上的居民小院子里小车都停不下,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乡音还是那乡音,我依然是那个我,似乎一切都没变,但剩下的都变了,都不是从前的样子,走到哪里都觉得有点陌生,对我而言,原来故乡已是他乡,时空的隧道只有单行道,只有永远的往前延伸,连回望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秋游记》-19(故乡何曾是他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