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2022-11-24 10:07:53)
标签:

杂谈

旅游

情感

随笔

微信

分类: 游记与随笔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凭各地的信息,感觉疫情的形势越来越不乐观,一种浓浓的压迫感席卷而来,还有几个计划内的地方是去不成了,只好东挪西突,辗转腾挪,最后还是决定早点离开陕西,走为上,向西突围-向甘肃进发,这也是计划中的行程...。次日(10月3日)一大早就到了西安火车站,尽管是国庆长假期间,但因疫情影响也没几个人。

       走到这里,特别要说一说关陇古道(现在可以叫关陇大道),之所以叫“大道”是因为高速公路和高铁都通了,遇湾截角,穿山架桥,天堑早已变成通途。关陇大道是丝绸之路南大道的一段,在汉代以前即已开通,有几千年历史,是一条中原地区连接西域的古道。是西部中国(甘肃及以西)通往关中及中原的必经之地,这里要说的是宝鸡到天水一段,这一段是秦岭的西延部分,天水是甘肃的东大门,宝鸡是关中的西大门,两门之间二三百公里,形成陕甘之间天然的地理分界屏障,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只有渭水在山间峡谷中不断冲撞寻找自己的出路,千万年来形成深深的山间峡谷,自古以来人们就是沿着渭河在山谷中艰难穿行。

       我生长在渭源,就是渭水的发源地,1984年我第一次远距离离开家乡去上海求学,就是从这里出陇,好像家乡的渭河一直陪伴着我,远送我这个出远门的游子,一路上我看着渭河也倍感亲切。我就是通过这里走向更加遥远而全新的地方。我对完全陌生的地域也是好奇,加上天生就对地理感兴趣,后来不管走过多少次,一路都是盯着车窗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时,沿途的景致可以倒背如流,甚至哪里有棵树,哪里有座房子,沿途的每一个小地名都记得清清楚楚。上学期间的几年都是从这里坐火车穿行,工作(在兰州)后无数次出差,也都要从这里走向大半个中国,再后来我的工作奉调成都(六年),也还是要从这里来来往往往返于兰州和成都之间,再再后来定居厦门,出行条件改善了,也就几乎再也没有走过这条路了,但这条古道上的一物一景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是刻意惦记着要寻找这几十年前的记忆,正好,时隔二十多年,曾经那个走过无数遍的我又来了...


        关陇大道是周秦至汉唐直至明清一条中原地区连接西域的古道,历史源远流长。在长达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关陇大道一直是关中通往西域的交通纽带,为陇右要冲,关中屏障,军防重地,而且也是中西贸易、民族往来的通道。据史料记载,汉初,西北疆界不过黄河。为了打通西方商路,汉武帝派人进行了两次探险,其中一次是翻越陇坂,通过对沿途地理和北边敌情的了解,最后选定关陇道为西进的首选路线。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沿线设置天水郡及平襄、陇县、清水、戎邑、略阳等县。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五十里一寨。”“驿马三十里一置”,交通十分便利。隋炀帝积极拓边时,关陇道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拓建,达到了通过御驾的标准。关陇大道还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东汉刘秀率兵灭隗嚣,三国诸葛亮北伐,宋金富平大战,清代左宗棠西征,解放战争中王震将军曾两次在这里用兵。这条古道,直至解放战争前夕,仍是关陇往来的通道。1935年沿当年古道修筑了凤陇公路(陕西凤翔至甘肃),马鹿乡老爷岭5公里处立刻有“沟通秦陇,以利民行”字样的碑一通。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还是商贸重镇。尤其是汉唐鼎盛时,由于交通安全,服务设施完备,关陇道上车轮滚滚,商旅队队,驼铃声声,丝绸西去,珠宝东来,中西贸易十分繁荣。同时,关陇古道还在民族团结、宗教、文化往来方面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唐玄奘西天取经;文成、金成公主入藏前后的200年间,唐蕃间使者常往来于关陇道。宋夏、宋金对峙时,关陇道通阻无常,但茶马、绢马贸易一直兴盛。元初在关陇道的基础上又开通了咸宜关,商贸更加繁荣。

       一路上,我是一直努力的寻找着以前的记忆,那山,还是那么险峻,那河,也还是那么的黄,唯独山上的植被更加茂盛了,这是这多年大力保护的结果,不时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互交织,时而从桥上交汇,时而又并列平行,似乎公路上满载的汽车一定要和呼啸的动车比赛谁快,那黄黄的渭水一直蜿蜒伴随着我们,时不时出现在眼前...。山脚下的民房似乎比以前多了,也比以前的土房子宽敞明亮了许多,河岸两边不大的土地上不是蔬菜就是苹果,还有枣树、柿子、花椒、葡萄、核桃...,我知道这里盛产这些,这里的水果还很甜(山间还有个小站就叫“葡萄园”)。车站上围着窗口叫卖的小贩不见了,也许人家不挣这个小钱了...

       变了,一切都变了,原来的“古道”变成了“大道”,天堑变通途,我也从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华发老人;没变,这山还是那山,这水还是那水,一切都沉淀在几十年前的记忆之中...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秋游记》-18(关陇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