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2023-04-25 21:29:59)
标签:

杂谈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春雨林塘是北海公园里的一处园中园。因为园中还有一座名为画舫斋的殿堂,它的知晓度似乎比春雨林塘更宽泛,把这个园子称之为画舫斋的人更多些。

春雨林塘在清代是皇家的校射处。所谓校射就是练习箭术吧。它的位置在太液池东岸主甬道东侧,与另一处开放式园中园——濠濮间——一南一北隐隐相对。两处园中园因为有小山遮掩,游人走在主路上看不到它们,而在大路东侧,通往它们小路的指示石碑上却只标明濠濮间而无春雨林塘。为什么会这样?春雨林塘这组建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作了办公场所,几十年来虽断断续续地开放过一些时日(多是书画展),但它仍然不是景点,所以不置指路碑。这是我的猜想,或许着点边。春雨林塘常年对游人开放还真是这几年的事情。既然作为常年性开放的景点,公园管理者,是不是也该在小路的路口——濠濮间指路碑——对面也立上一块春雨林塘(或画舫斋)的指路碑?

春雨林塘在濠濮间北面,四围高墙,为封闭式园中园。此园现作文化展馆用,开放时间与公园不同步,下午6点就闭门谢客,而且每周一全天关门。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通往小园的路在两座小土山之间,似有曲径通幽之妙。门由三间阔的房屋组成,中一间为通道。进入之后是一小院,迎面便是五间阔的春雨林塘殿。门上悬匾额,两柱挂楹联,俱为御笔所书。楹联为:

烟景入疏帘,图书带润

波光萦曲岸,水木余清

据《三海见闻志》所记,此联原在殿内。殿内也有匾额:动静交养

还记载,殿内东间也有楹联:

廻如碧宇吟怀旷;

闲寄白云幽性长

小院不大,不知当年梳辫子的男人们在哪里比试箭法。据《见闻志》转翁同龢日记载,到这里来比箭法时多至五六十人。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穿过殿房后便是临水轩,它与北面大名鼎鼎的画舫斋隔水相望。东西两侧各有三开间的厢殿。四四方方的一池清水,水中有睡莲和金色游鱼,小池四周为回廊。这便是小园的全景,我来的这天游人不多小园甚是安静,与大路上人的攘攘游人成鲜明对比。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据介绍,画舫斋取自两个典故。一是欧阳修的《画舫斋记》,一是米芾的“书画舫”。究竟以哪个典故为准,这座建筑的建造者乾隆也未十分明确。

画舫斋匾额下的楹联:于淡泊处寻理趣;不空色际忘言诠

《见闻志》中说,当年的画舫斋里还有匾额:竹风梧月

现在室外所挂的楹联本是画舫斋内东室三联中之一。另两联分别为:

其一:诗句全从画里得;云山常在镜中留。

其二:常借青山作屏障;由来大块假文章

《见闻志》记画舫斋西室有两门额。分别是:浴德  汲古

门联为:佈席只疑天上坐;凭栏何异镜中游

西室内又有两联,其一:云容水态不相厌;画意诗情分与投

其二:窗近春洲,宛尔棹波闻欸乃;帘开秋水,恍然载月漾空明

与画舫斋隔池相对的是春雨林塘后面的临水轩。

檐下匾额:空水澄鲜   

楹联:雨余山色深于黛;风定波光正可人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园内东厢殿名为:镜香

楹联为:静与心谋宁有色;香生鼻观亦无空

西厢殿名为: 观妙

楹联为:露清花递馥;风度水生纹

《见闻志》中只提东西两厢殿名,却未提楹联。是当时没有楹联挂出,还是作者漏记?

在园中浏览,还可以看出,小园内两两相对的四座建筑规制都是一样样的,显示的是对称美。小池东岸的镜香室没有开放,室内依然摆放着以前皇家使用的家具,其它三室都全部打通,变成展室。《见闻志》所记载的室内额联当自有珍藏处。

从网上寻得画舫斋景区平面图和立体图,也贴在此处,可以看到小园的全貌。小园的北部还是一座小园林,似从来没有对游客开放过。《见闻志》中有详细记载。不能亲临只好神游。


北海公园·春雨林塘

  2023年4月25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