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园关帝庙
标签:
杂谈 |
景山公园关帝庙
景山公园的东北角有一组建筑群,大清朝皇家的关帝庙就在东北角的最东边。记忆中这组建筑群向游人开放是这两年的事,但关帝庙什么时候向游人开放却不知道,自然也从未去过。清明那天到公园遛弯才发现关帝庙开门迎客了。

这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前院开放,二道院则是小门紧闭。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阔两间深,里面是关帝及手下得力干将的塑像。东西两边的厢殿也各是三间的间量,里面也是关公事迹的展品。到这里来的游人不多,比起外面显得清静。

东厢殿里有清朝几代皇帝赐给各地关帝庙的牌匾模型。我拍了照片放在这里,如果想知道这几块牌匾是大清哪位天子的墨迹,照片还是很清晰的,放大后可以看得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看“万世人极”那四个字是他们爷几个里写得最好的,那是咸丰的字。当然别的也可以。人家毕竟是有书法素养的。
我所知道关羽的丰功伟绩,基本上是从小人书外加听评书得来的。小时候《三国志》看不懂,《三国演义》没看过。长大了没时间也没了兴趣。“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多少年传下来的“古训”呢。老了便遵“古训”罢了。一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没看全也八九不离十,诸多故事还留在脑子里。昨天的事忘了,可多少年前小人书里的三国故事没忘。
小时候,关公是我的崇拜对象,不光是我,许多同龄男孩子都崇拜。面如重枣、三络长髯、赤兔马、青龙偃月刀以及过五关斩六将……都是我们在一起交流心得时的话题。后来这些话题就都随着风飘走了。现在倒有一个问题涌上心头:关二爷生前知道死后享有如此风光吗?如地下有知,关二爷当自豪无比!桃园三结义,关羽排行老二,所以叫他关二爷的人也有许多。
对关二爷的崇拜兴于隋唐,我琢磨着,可能初始于民间,着重关羽的一个“义”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家逐渐渗入进来,从宋到元、明两朝,二爷的地位慢慢提高,到了大清更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被康熙爷封为“武圣”。与“文圣”孔老师在华夏并驾齐驱。历代官家的掺乎更是注重二爷身上体现的那个“忠”字。“忠义”二字正是两千年统治阶级信奉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官家的渗入在于民心可用,用在于他们统治地位的稳固。关二爷本是个人,在他当时也不算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但走麦城之后的他,比起大哥刘备、三弟张飞要幸运很多,从人变成了神。这个过程想想也真的有点琢磨头。
2023年4月9日星期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