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记:孟子语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2-08-23 22:09:31)
读书杂记:孟子语录
杨伯峻《孟子译注》
孔孟之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学说。这是定论。其实我看更像是维护所有统治阶级的学说。孟子讲人性,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现在大家都懂得的“恻隐之心”即同情、怜恤、哀痛别人的情怀。他又说“先王”要是用“不忍人之心”治天下就会易如反掌。
他又举例说,看到孩子掉到井里任何人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他还说这种情怀不是受外界影响产生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孟子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通俗点就是“简直不是个人!”(杨译语)孟子说得狠!孟子不招一些人的待见,就是有时说话太狠,而这些狠话又不无道理。比如看到一些人遭受着战争、灾难的苦痛,如果不仅没有恻隐之心,反而幸灾乐祸,真的是“非人也”!
紧接着上面的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不能者,自贼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端”犹萌芽、源头;“四体”,四肢。人有了仁义礼智,就像是人有了四肢,如果把它们发扬光大扩充起来,就会四海安宁。这句话像是对“王”而言。否则呢?连父母都侍候不了。这更像是对百姓说的。
2022年8月23日星期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