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子孺律师季羡林遗产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杂谈 |
分类: 文学 |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已经离世了,虽未曾受教,但就中国仅存的国学大师之一,对于其的逝去真的感到心伤。众多的纪念文章出现,在众多的文字中重新去认识大师。
然而看昨天的《南方都市报》A10中,有一篇文章《季羡林遗产分配再成焦点》中,提到,季老先生生前并没有立遗嘱,而北大方面保持沉默,季先生独子也表示这两天只是在料理父亲后事,后面记者还写到季先生有一份委托书,委托其儿子处理全部事宜。按照记者的意思,北京大学还想从季老的遗产中分一杯,但是从我法律人的角度看,我实在看不出季先生的遗产分配怎么会成了焦点。
季老先生并没有立遗嘱说其遗产交由北大处理,同时北大也未说明其与季老先生是否有扶养协议,如果没有,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其子自然而然是季老先生的第一位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焦点可言,北大就应该将季老先生的遗产交给其子,其子做为继承人,继承其父亲遗产,天经地义。
现在唯一有点点怀疑的是,北大是否会就范的将季老先生的财产交还给季承,这才是关键所在了,去年就已经被暴季老先生的字画存在诸多流失,同时北京大学居然阻止其父子相见达十余年之久(根据相关公开报道来源),这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有这种事情,真是奇天下之怪,想想在封建帝王时代各地封王的皇子,每年还有机会在过年时,进京朝见父皇,而季承却十余年不得见父面。
不留遗嘱,也许这也是季老先生的智慧,什么都不留,北大就没有任何机会去处理季老先生的财产,根据法律的规定,就由其子去进行处理,总比留个遗嘱说让儿子继承好多了,至少不至于扯破脸皮。北大我想也不至于逆法律而动。侯门深似海,其实深似海的不仅只有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