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唐僧师徒冲寒冒冷,宿雨餐风,正行间,又见一座城池。三藏下马,一行四众进了月城,见一个老军,在向阳墙下,偎风而睡。行者近前询问,那老军闻言,伸伸腰道:长老,此处地方,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
这个城名让唐僧很是疑惑,既唤比丘国,又为何改作小子城?
城名来历
第七十八回,在唐僧执死定要问个详细下,驿丞悄悄而言道:适所问鹅笼之事,乃是当今国主无道之事。你只管问他怎的!三藏道:何为无道?必见教明白,我方得放心。驿丞道: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
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太医院检尽良方,不能疗治。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者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
原来是道人把一女子进贡给国王,得了国丈之位。由于此女貌美,国王沉迷其中,搞得精倦,身弱命在旦夕。为了医治国王,国丈从海外找来秘方,准备以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为药引,配就千年不老药。故选民间小儿,选定时日开刀取心。民众不满国王昏庸,遂将比丘国,改作小子城,以民谣的方式传播。
这样看来,这个国丈不简单!他既可以去海外拿秘方,也可以去十洲三岛采药。那这个国丈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国丈身份
第七十九回,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原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解。他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杀,那呆子不打话,赶上前,举钯就筑。那老怪战行者已是难敌,见八戒钯来,愈觉心慌,败了阵,将身一幌,化道寒光,径投东走。他两个决不放松,向东赶来。
正当喊杀之际,又闻得鸾鹤声鸣,祥光缥缈。举目视之,乃南极老人星也。那老人把寒光罩住。叫道:大圣慢来,天蓬休赶。老道在此施礼哩。行者即答礼道:寿星兄弟,那里来?八戒笑道:肉头老儿,罩住寒光,必定捉住妖怪了。寿星陪笑道:在这里,在这里。望二公饶他命罢。行者道:老怪不与老弟相干,为何来说人情?寿星笑道:他是我的一副脚力,不意走将来,成此妖怪。行者道:即是老弟之物,只教他现出本相来看看。寿星闻言,即把寒光放出,喝道:孽畜!快现本相,饶你死罪!那怪打个转身,原来是只白鹿。寿星拿起拐杖道:这孽畜!连我的拐棒也偷来也!那只鹿俯伏在地,口不能言,只管叩头滴泪。
这段原文讲的很清楚,国丈是寿星的坐骑白鹿!按《西游记》的描述,十洲没有明确定义,三岛倒是分明。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寿星就是蓬莱的三大岛主之一。有了这层关系,白鹿去十洲三岛采药,去海外拿秘方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可是,这里的核心问题还是蛮恐怖!白鹿来到比丘国,肯定是奉了寿星之命。这从寿星及时相助白鹿中可见一斑。既然白鹿是寿星安排的,无疑他的海外秘方也是寿星给的。寿星给出的秘方甚能延寿,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说白了,就是一种长生不老药。不过,要想配制出这种长生不老药,前提是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作为药引。
乖乖,这长生之道也太霸道了!居然用小儿的心肝来作引。那么,寿星的长生之道是不是跟吃人有关呢?我们又要如何来理解小儿心肝和寿星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分四步来讨论。
第一步,唯一动机。
白鹿来到比丘国,把一女子进贡给国王。这个女子在《西游记》里有介绍,是一只狐狸精,还是一只和白鹿相好的狐狸精。狐狸精用三年时间,搞得国王精倦,身弱命在旦夕。这时,白鹿欲以海外秘方配就长生不老药,帮其延寿。
表面上看,白鹿把自己的相好献给国王,是为得到国丈之位。他的配药医治国王,也可以说是为了保留这份荣耀。但问题是,医治国王根本不需要用这种心肝配制的长生药,寿星的三个枣儿就能轻松搞定了。一件原本能够轻松搞定的事,白鹿却用劳师动众的方式来完成。那他的动机是什么?
就推理逻辑上来讲,正因为白鹿献出自己的相好,才会让国王垂危。国王的垂危,才会有白鹿的海外秘方。也正是这海外秘方,才会动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如果白鹿用简单的方式医治,就不关小儿心肝的事。所以,白鹿的舍简取繁意味着,简单的方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他想要的正是这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
在此基础上,白鹿唯一的动机,就是帮助寿星收集小儿心肝,研制长生不老药。为了完成使命,他情愿牺牲自己的相好,促使国王得病,继而利用国王收集药引。站在白鹿的立场来看,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只可惜的是,在时机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什么样的错误呢?
第二步,错误时机。
在《西游记》里,唐僧一直表现的比较懦弱,也相当的慈悲。他听了小子城的来历,唬得个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行者笑道:老孙自有法力,如今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教他明日无物取心。地方官自然奏表,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商量,或者另行选报。那时节,借此举奏,决不致罪坐于我也。三藏甚喜,又道:如今怎得小儿离城?若果能脱得,真贤徒天大之德!可速为之,略迟缓些,恐无及也。行者抖擞神威,即起身吩咐八戒沙僧:同师父坐着,等我施为,你看但有阴风刮动,就是小儿出城了。
有了唐僧的慈悲加上孙悟空的神通,白鹿的取心计划彻底的泡汤了。按理来说,唐僧师徒不是从天而降的,他们离狮驼城西行,又经数月才到达小子城。就时间方面而言,白鹿完全可以预测。只要在取经队伍到来之前,或者是之后再去实施,他的取心计划将无人可破。可结果偏偏是唐僧到来之时,正好是取心之际。如此低级的错误就算白鹿会犯,他背后的寿星也不会同意是吧?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白鹿选择这个错误的时机,其实就是要唐僧来破坏。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三步,真正目的。
孙悟空一声令下,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各使神通,把鹅笼摄去各处安藏。五城兵马官奏道:我主,今夜一阵冷风,将各坊各家鹅笼里小儿,连笼都刮去了,更无踪迹。国王闻奏,又惊又恼,对国丈道:此事乃天灭朕也!连月病重,御医无效。幸国丈赐仙方,专待今日午时开刀,取此小儿心肝作引,何期被冷风刮去。非天欲灭朕而何?
国丈笑道:陛下且休烦恼,我才入朝来,见了一个绝妙的药引,强似那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那小儿之心,只延得陛下千年之寿;此引子,吃了我的仙药,就可延万万年也。国王漠然不知是何药引,请问再三,国丈才说: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这里发生了转变,由原先的小儿之心变成了唐僧之心。这次的转变,源自唐僧的破坏。要是唐僧不去破坏,白鹿不会针对他。同时,唐僧的破坏则源自白鹿选择的时机。只要白鹿在取经队伍到来之前,或者是之后再去实施话,唐僧根本无法破坏。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白鹿特意要唐僧来破坏,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唐僧这颗心。
有点迷糊了!寿星一向和如来走得很近,就像安天大会的敬佛之举。更何况以白鹿的能力,也奈何不了唐僧。那他们为什么要针对唐僧这颗心呢?
第四步,以谣止谣。
综观西游全书,唐僧肉的江湖传闻很稳定,都是听人说,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真体,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一块肉,延寿长生。但现在有了新的说法——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白鹿的这种说法好似一个增强版——唐僧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没有错,元阳未泄也没有错,错的是吃他一块肉,就能延寿长生。意思是,唐僧肉没有延寿的功效,真正能延寿的是唐僧的心。并且这颗心还不是直接拿来吃的,而是用作药引,配合仙药才能延寿长生。
按江湖传闻,吃唐僧一块肉就能长生。以白鹿版本,唐僧只是个药引。这两种说法那一种更靠谱?肯定是白鹿的!毕竟白鹿是为延寿著称的寿星代言的嘛!用寿星的影响力对付一个传闻足以。
现在,寿星和小儿心肝之间的关系出来了!寿星指派白鹿来比丘国,不是为了研制长生不老药。他的长生之道跟吃人也没有关系,收集小儿心肝只是个幌子而已。之所以把小儿的心肝作为药引,实际上是为了衬托出唐僧之心的妙用。这一举措等于是在终结唐僧肉的传闻。因此,此举后,除了南山大王,无底洞的老鼠精,玉华县的狮子精,青龙山的犀牛精,天竺国的玉兔精都不再提及唐僧这块肉了!
这个方法好吗?应该说非常好。假设佛教出面澄清,无非带来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然而,寿星不同。他不是佛教的,他是神仙之宗,他是延寿的权威。在长生的问题上,他最具发言权。于是,在佛教无力阻止唐僧肉这个谣言时,寿星带着一个新的谣言,以唐僧的心巧妙的破解了唐僧的肉。有时候,用一个的谣言终止另一个的谣言,比出面澄清更有效。以谣止谣也是阻止谣言的一种境界。
当然,寿星把这次行动放在比丘国是有原因的!唐僧肉起源流沙河,大概是取经三年。传于平顶山,大概是取经四年。谣止比丘国,大概是取经十一年。从平顶山到比丘国,隔了七年,期间出现了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
寿星要完成以谣止谣,必需满足两个条件,先是选择一个国家,然后国王要好色,昏庸。这六国中,西梁女国不合适,狮驼国不合适,剩下的当属车迟国了。可惜的是,不仅车迟国出现了状况,其他的国都有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呢?我们接着侃..........................
本人4月去了一趟北京,参加丽贝亚集团的学术年会。原本打算写一篇在丽贝亚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但又耽搁了!今天看到三川兄弟发了一篇“2103年4月2日 我与游文艺见面”,很开心!也非常感谢川的邀请。如果大家想了解游文意这次的丽贝亚之行,请点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908b50101fb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