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纺织博物馆--走遍上海展馆

(2014-07-29 18:53:22)
标签:

上海纺织博物馆

行走上海

展馆

分类: 行走中国

上海纺织博物馆--走遍上海展馆http://sucimg.itc.cn/sblog/j2f898335d762eeac208819dc7256e968

http://sucimg.itc.cn/sblog/jf26831b07a1d30978653f19e4e10477c

 


http://sucimg.itc.cn/sblog/oe5ab7237a04a64130f0502a6987310b9

 


 

    大多数人眼里,提到上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国际化。外滩、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南京东路早已成了上海的代名词。人们不远千里奔到上海看一眼标志性的建筑,逛一逛繁华的商业街,重温老上海十里洋场的足迹。

    如果你来上海,我想,我不会带你去这些地方,因为他们太有名了,以至于国内其他城市都能看到雷同的影子。倒不如转身和我一同走进上海的展馆看看。

 

http://sucimg.itc.cn/sblog/j05e7db6c858b01df09bc324450342c18

 

 


http://sucimg.itc.cn/sblog/jf1411158a18a4f7e8ec81493f2d720ec

 


http://sucimg.itc.cn/sblog/j72cab8c6d61dd27c2d288fce0b6190d2

 

    第一站,上海纺织博物馆。

    得知上海纺织博物馆举办的“蓝白幽韵”中国蓝印花布艺术展,赶紧拉着那谁一同前往。那年和玲子去云南周城,那的扎染让我瞬间爱上了蓝印花布,便悄悄埋下蓝花布的情结。

    走进上海纺织博物馆,一楼的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展。

 

http://sucimg.itc.cn/sblog/jd2a02e210c95d69f60937388522cab35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 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似剪纸艺术。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第一道就是镂刻花版,在牛皮纸上勾 出大体的图案,用自制刻刀以刀代笔,进行镂刻,镂刻中有分刻面、刻线、刻点的手法,刻面主要采用断刀的刀法,来表现大块图案,这也是蓝印花布中最具典型的 刀法,刻线要刻得流畅、通顺,蓝印花布图案中的线又分阴线、阳纹。“刻点”一般用自制的工具舂子来舂,点一般在图案中起装饰作用。除了镂刻以外还有替版, 早期用过的版面通过涂色把图案保留下来,再进行镂刻,这样可以反复使用。花版镂空后,经刷桐油加固,分类保存,需要用时就可直接印纺染浆。织好的白布从织 布机取下,在印纺染浆之前要洒上水润湿,这为了让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浆。蓝印花布的染浆是用黄豆粉和石灰调制的,黄豆粉和石灰的比例是一比七,再加上水调成 糊状,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进行刮浆。刮浆时要注意用力均匀,接版时要把布和花版放在边沿,这样才能使版面匀称相接,印好染浆的白布需要两天的时 间阴干,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

 

http://sucimg.itc.cn/sblog/jbc5d31f91c0504158a99e4a3e700d0ac

    “蓝印花布有青铜饰纹的高古,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样。质朴素雅、含蓄优美之中,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

 

    二楼,历程馆。这里可以了解到上海纺织业发展史。

 

    三楼,“绚彩中华--中国侗族服饰文化展”。

 

http://sucimg.itc.cn/sblog/ja6bc2770e7cea55bafd6d1992f4366a7

 


http://sucimg.itc.cn/sblog/jcfd025d28d6e2a2511c8dd2400408135

 

 

http://sucimg.itc.cn/sblog/jb86f6b6b754ab0bb3470f1c8afb91307

 


http://sucimg.itc.cn/sblog/o396c59144b695ff37444d5df6b830cc7

    勤劳智慧载歌载舞的侗族人民源于古越人,解放后统称为“侗 族”,我国侗族人口近300万,主要居住于黔、湘、桂毗邻地区和鄂西南一带。“侗族的历史风俗、文化信仰等信息都在其服饰中 得以体现。侗族人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讲究色彩配合,喜青、紫、白、蓝色。春秋冬多用黑青色,夏季多用白色,节日多用紫色。主次分明,色调明快。 男子多着对襟短衣,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多着无领无扣大襟衣,俗称“腕襟衣”,下穿裙或裤,多用黑色。惯束腰带,包头帕。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 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http://sucimg.itc.cn/sblog/ja866088738cd376b059d8351c3e981a4

http://sucimg.itc.cn/sblog/j7defc2e5793860b358d35dcba300f248

   

    侗族服饰、银饰等陈列精心巧作、赏心悦目,静静的看,屏住呼吸,跟着它们走进侗族的精神乐园。

    这里,人不多,很安静。含着棒棒糖,花上一天或大半天时间慢慢闲逛去吧。

 

http://sucimg.itc.cn/sblog/jd886b04447b8fcf9d25adcccd8bbe61f

    上海纺织博物馆温馨提示:

    1,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澳门路150号(苏州河南岸、澳门路北侧、昌化路东面、长寿路桥西北翼原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

    2,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30~16:00。

    3,门票:免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