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54fa92dcgb9f459b470a6&690
芝加哥 西北大学
这些日子不知道怎么了,接二连三地听说车撞桥。撞了桥,接下来,没说的,肯定就是堵车。只是撞了桥,算万幸,还有更惨的,车上的货掉了,把无辜的人砸伤、砸死了。追究责任都是司机的。也没错,那桥洞子上标着高度呢,您怎么不注意,连自己的车高都不清楚吗,就楞往上闯,就楞往桥上撞呢?! 人们在埋怨、咒骂司机。
当人们都把愤怒的目光投向司机的时候,我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桥”没有责任吗?那位说了,桥是死物,在那里立着,它有什么责任呢?!你这人真会开玩笑。而我,就是要撇开司机的责任不表,单说说桥的责任。
在北京驾车行驶,要钻的桥洞不少。可气的是桥洞高五花八门。没有走过的不算,只说我驾车、乘车经过记录下来桥洞高,有4.5米的,有4米的,有3.8米的,有3.5米的,有3.3米的,有3.2米的,有3.1米的,有3米的,有2.5米的,有2米的,甚至还有1.8米的。更有嘎的是,有的桥是这边高,那边低,车在这边走就过得去,从那边走就过不去;有的桥是车不开天窗过的去,开了天窗车就过不去了;还有的是相邻仅50米的两座桥却是一高一低,头一座桥过去了,第二座桥撞上了;就是在四环路同一条道路上,走车的桥是4.5米高,而走人的过街天桥是4米高(既然走人的桥建造成4米高,又何必浪费材料把走车的桥建成4.5米好呢?!)。在北京开车,这么多种的桥洞高度着实能让你顾此失彼,过了这座桥,过不了那座桥。就算你注意到桥高了,可真是遇到一座桥,你过不去,又怎么办呢?现在的路大都有中心隔离带,掉头回来是逆行,长距离地往后退也很危险呀。设身处地地为司机想想,也真够为难的。
北京怎么建了这么多种高度的桥洞呢?班门弄斧,我斗胆分析一下,桥洞高度设计随意性太大、太过“因地制宜”。
我在美国工作过。开车走遍美国,除了古桥以外,桥梁都不标桥高。为什么呢?因为桥洞高度都一样。我观察过,通用的、最高车型,也就是四、五十英尺的货柜车钻桥,车顶离桥底面的差估计是一米。一座桥能过,所有桥都能过。
我在阿联酋工作过,那里的桥高不管是在闹市或者高速公路上,都是4.8米高;指路牌等道路上一切架空设施一律都是4.8米高。
由此,我想提出在道路及其所属设施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桥洞高度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北京的桥洞高度应该统一、标准化,让车钻过一座桥洞就能钻过所有的桥洞。这个标准应该是多少,可以参照交通发达国家的数据,也可自己定。自己定就要有个基准,一个方法是先定桥高,桥高定了之后定车高,生产或者进口的车辆的高度就要与之相适应,这同时要求车高也要标准化,当然,车高的标准化是以不超过最高限制为标准的;另一个办法是以通用的最高车的车高定桥高。再有,不能因地制宜地建桥,不能桥高多少因道路条件而定;建桥就要达到标准的桥高,桥高达不到标准就不建桥。
标准化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交通管理中,本人在这里提出了桥洞高度和车辆高度两个标准化的问题,北京如此,那么全国是不是都应该统一标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