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43)——《阿庚画:死魂灵一百图》

(2024-02-05 17:07:46)
(543)《阿庚画:死魂灵一百图》(读库,2013年12月)
    死魂灵,果戈里的名作,在我上学时代的教科书上,有一个节选,学过之后也就忘差不多了,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社会的认知,认识上缺乏想象力,觉得这样的一个事件的出现与我们的社会反差大,匪夷所思。字里行间的意思,经由语文老师和教案的深入解读,也仍有困惑,我相信包括老师在内也是如此。解惑仅凭文字还是过于抽象,还得借助其他手段,那就是基于印刷时代的版画,插画或者连环画的形式。
    连环画自不必说,历史类的小说,英雄人物的出场,说的再细,再吸引人,也只是个想象的轮廓,还得靠连环画将想象力具现起来。然而那还是年代久远的小说。对于近代的事情,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民族风物,必须靠图像丰富和容易理解起来,看一遍死魂灵的文字,翻翻这100幅阿庚的精美版画插图,可能也是到了这个不疾不徐的年纪,就更能理解这部小说。
    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在丰富印刷方面可以说正是其时,不管插页做个符合文字描述的插图,还是在章节尾部或开始弄一个装饰画,还是在报纸杂志上做一些报头或栏目头花,都有美观易懂的效应。我小的时候,大概是小学时代,经常随着同学走到西门外正对的街道中段的一个胡同去玩,在胡同顶端的一家,经常看到一位大哥哥不是在搞泥塑,就是用刀在尺幅大小的模板上刻画,对于贫困单调生活中绝对是一个亮色记忆。待得大学或毕业,我的同学正用功于工业造型设计,苦于没有时代感性认识,我就经常到书亭买各类新鲜报纸,将报刊头花剪下凑集一批寄去。当然我也在图批店中买到过集成类似图案的书,但却不如看过报纸,将新奇头花剪下那个积攒的过程值得回忆。
    最近读报纸杂志,提到绘本的好处,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专需,大人也需要则个。我也勾想起那些个时代,初三的时候去补习班,一个白发苍苍的民盟老师解数学题必须手绘图增加理解能力,上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班主任第一堂课没讲别的,是构建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我看的科技科普期刊,无一不是通过图片和构想的画面,各种统计数据的具象展现,来让读者理解的效率更高,乐趣更多。因此来说,成年人,老年人可能对绘本的需求更大,也更有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