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前的芙蓉路
(2014-01-13 13:52:26)
标签:
休闲 |
分类: 我的长沙 |
|
|||
一般历史悠久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城市里的道路基本横平竖直,南北东西走向明显,往路边一站,就能指出四向来。而以前的长沙,地形并不怎么规整,路都是弯曲的,斜的,三分岔路也不少,东南西北这种概念,一般也就站在五一广场或者火车站前坪的时候,能够指个一二,随便走到哪条街上去,立马抓瞎。记忆里的指路都是说在什么路口往左或者往右,而现在,往大马路上一站,开口俨然也是北京西安那边指路的调调了:顺着三一大道向东,过了国防科大北门的红绿灯路口,在这个路口往南拐就上了车站北路,一直往南就能到火车站……每次我这么给人指路完之后,都会真的有种“当年要有这样的马路我的地理也不会考那么低分”的搞笑感慨了。 以前的建湘路两边,香樟树和法国梧桐居多。一到了法国梧桐飞毛毛的季节,也是我们捉弄人的好时光,漫天飞舞着让人看着微黄色的毛毛,不过敏的我幸灾乐祸地听过敏的同学不停打着喷嚏。虽然法国梧桐的毛毛很烦人,但除了这一季,其他时候法国梧桐树却是姿态很美很能够提供出一片阴凉的。三裂的叶片春天绿得嫩嫩的,夏天绿得幽幽的,秋天就变成黄灿灿了,直到冬天都落不尽,总是一阵风过,就刮起无数叶子随风飞舞。樟树大多很直很高,因为长了很多年,树皮上有深深的纵纹,一看就觉得很厚实。香樟还会结樟树粒粒,这可是孩子们捡了来用来打仗的子弹之一。没有被孩子们搜罗的樟树粒粒,就被过往的行人车辆给踩在路面上,留下一点一点无数点黑色的印记。 现在的芙蓉路,刚修好那阵子路两边光秃秃的小树苗可怜兮兮在阳光下支棱着,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小树也终于开始成荫,连路边隔离带上的花木也多姿了起来。从伍家岭到芙蓉广场那一线绿化隔离带上的石榴树,一到秋天就挂果累累。虽然那么小一个真没啥吃头,但至少眼睛看着密密的果实,有种过了眼瘾的饱餐感不是!尤其堵在路上心烦意乱的时候,视线移到路边的石榴树上,看着红红的石榴花,绿绿的石榴果,也算是暂得偷闲一瞬了。 城市一直都在改变,近年来越变越快,快得几乎要让人还来不及记忆下来刚发生的变化,已经又变了。但不论怎么变,我会知道这里是长沙,永远是长沙——因为一水中分的橘子洲永远在,翠秀清幽的岳麓山永远都在,清波温柔的湘江永远都在,所以长沙这座山水之城,也就永远都会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