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坛的朋友那里网购了一批新疆特产的零食,很感慨。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四时各有不同,也带来口感各异的风味特产。喜欢,真喜欢。
若羌栆
之前都是吃的和田大枣,觉得不错。但是吃过若羌栆之后,我觉得我可以放弃和田大枣了。因为若羌栆正好是我最喜欢的口感,它的特点是个头并不算很大,但是!!!!——肉质很厚实,甜度非常适合,果肉不干也不湿。
说到吃枣,不喜欢吃晒得太干的,吃起来绵绵的跟棉絮一样。。。我都想不明白要花钱吃那样的枣做什么,不如从被子里撕一把棉花撒点糖水吃下去,效果不是一样吗?!
也不喜欢吃太湿的枣,明明不是鲜枣,却湿乎乎的,甚至都黏糊成了浓稠液体状,让我直觉那是坏掉了的枣,还能吃吗?更别提有的湿枣还有酒精味,简直就是山西特产醉枣了。。。。。

这次吃到的若羌栆,应该说是我吃过的枣中,最符合我自己口感需要的一个品种。之前也吃过金丝小枣算是比较上品的,但是相比起若羌栆来,个头偏小,枣核偏大,果肉少皮厚。。。。
就怕货比货啊。。。。而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吃得越多,越有经验,越知道如何吃得少而精,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话说我挑不到合适的男人,也就认命了,但是我还真不信挑不到喜欢吃的东西http://www.hi-pda.com/forum/images/smilies/lol.gif
和田大枣(特级)
实打实的说,这个枣最大的特点是个头傻大傻大的,而且甜度相当高,比若羌栆来说,显得甜得还更尖锐一些。我的最爱是若羌栆,但是昨天一个小兄弟来我家玩,吃着和田枣吃得特别happy,按他的说法就是“这个枣子吃起来带劲,够大,能啃好几口,比吃小的省事”……所以我真的相信了那句话“什么人玩什么鸟”,男人和女人真的想法会完全不一样啊!

买了一斤,不过光光家的枣,个头不是特别匀,都是比较大,可是一袋里面的个头差异最大也能达到三分之一。。。不过因为都不小,所以可见最大的有多大了。。。。最大的没法拍。。。。因为我一发现就乐呵呵的吃完了。。。。那是三天前的事了。
和田枣口感稍微硬一点,果肉稍微松一点(这个是相对若羌栆而言,对比其他超市的枣,还是远超过一般水准的)。就甜度而言,应该是我吃过的枣中最甜的了(蜜枣除外哈,那是糖泡出来的)。曾吃过敦煌的枣,那个枣让我都有点感慨牙口不够结实,除了用来煮粥我真有些兴叹,哈哈。
黑色葡萄干
这个葡萄干的名字我忘了,据说是黑加仑,但我觉得黑加仑不是这个样子呀。。。黑加仑其实是一种浆果,不是葡萄来着。

葡萄干都得洗。懒得像我,先吃了几颗尝味道,看看手指头,就知道以后还是别偷懒,洗了再吃吧http://www.hi-pda.com/forum/images/smilies/lol.gif 看图片都能看出究竟来。

甜度不错,没子……就是有梗

白葡萄干
超甜超甜超甜的葡萄干!!!!

葡萄干能勾起我很多很多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物质没现在这么丰富,过年时候才能吃到较多的葡萄干。而桂圆干之类,都是被妈妈收藏在地雷坛子藏在橱柜最高处的(因为偷吃太多被海K过,惨痛而甜蜜啊)。

那时最喜欢去师娭毑家里玩,她家当时家境特别好,她的丈夫是在HK工作,那是八几年!经常会给我带从HK买回来的英国巧克力啊,各种漂亮的糖果。每次去她家,果盘里总有酒心巧克力,瓜子,花生,葡萄干!偶尔还会有开心果。她家简直就是我童年梦想里的天堂。而且,她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对我最好的一个长辈。父母外出的时候,一般让我去她家吃饭或者住下。她也不限定我非得乖乖做作业,而是把我领到街口一个图书摊上。图书摊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门前立着两根柱子,柱子上拉着一排一排的绳子,绳子上挂满了连环画。想看哪一本,就拿下来看。有的两分钱有的三分钱。我就这么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一本一本的看过去,一直到了吃饭时分,师娭毑家的儿子就会过来交书钱然后把我“赎回去”。吃饭前,我还能悄悄的到内屋找到果盘,偷偷吃一把葡萄干……

师娭毑在顶楼种了两棵葡萄藤,从葡萄长出来开始,不管多酸,只要我说想吃,她都会摘给我。等到全熟了之后,更会摘下来装在袋里留给我吃。如果我那阵没过去,她甚至会送到我家来给我。那种被长辈疼爱的感觉,是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最最喜欢的吧?我的父亲很严厉,母亲也很严厉。所以那种期待中的温馨甜美,似乎师娭毑给得最多。她还会在栀子花开的季节也买上一把给我留着。甚至她家过年时买来装饰的盆景金桔树上的金桔子,几乎也都是给我吃光的。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些回忆,突然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好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都是在寻找新的美好,其实大多时候都是把过往的经历中最甜蜜的那些,不断用新的方式来反刍吧?
巴旦木
巴旦木,在淘宝之前,我一直把这玩意叫做美国大杏仁。嗯,师娭毑知道我爱吃这些玩意,她买过很多给我。有一年长沙干果泛滥,她买了那种两斤装的给我吃,吃到我有一两年都对这玩意没了兴趣。(其实我也知道父母是对我最好的人,但是他们的付出会带着很多要求和期许的,那些都是压力吧。而且相处太近,就有很多摩擦,总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必须学会怎么去好好的分辨,分辨不论是对我们来说善意或者让我们痛苦的相处方式,其实都是出于爱。)

在淘宝上买零食搜特产,才知道原来我一直以为的美国大杏仁带壳的,在新疆叫做巴旦木。光光家的巴旦木,注明的是薄壳,其实我一开始并没感觉。也是看到有人买了吃之后评价很高,才顺便在枣之后多点了一项也带了一斤而已。拿到手之后一看,也不觉得如何出色,他的包装很普通,普通到有点磕碜。但是打开一吃,立刻体会到了薄壳的含义。

之前吃巴旦木并不少,所以有的壳很厚很重,我都习惯了。而这些巴旦木,拿在手里感觉并不重,而且每一颗的核上都开了缝,非常方便剥开。轻轻的用两个手指头一捏,一颗饱满厚实的果仁就呈现了出来。味道也很新鲜,淡淡的椒盐味道,把巴旦木本身带有油脂的口感,非常好的烘托了出来。说到吃干果,基本上我都首选椒盐味道,而不喜欢奶油或者五香之类让果仁味道带甜的。盐是一种很自然的味道,烘烤会让果仁变得更香。如果有加糖的甜味的话,往往会让这种干果的脆香口感打折,变得有些厚重。而我是最喜欢自然简单口感的。因为越简单,越丰富。
不被欺骗的味蕾,能真切的体会到食物本身的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