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乱弹——移动互联网上卖铲子
(2009-09-11 15:56:25)
标签:
弦歌如水sp论坛新闻评论it |
分类: 弦歌乱弹 |
移动互联网上卖铲子
(“弦歌乱弹”主要是写和生活无关的一些内容,包括时评、乐评、业评等。之前是因为相对严肃或者说没太多趣味性而发布在别的blog上的,但那些blog大多被淹没了!所以好多文章都丢了。干脆发在一起,便于自己被查。)
故事要从美国早年说起……据说当年淘金热兴盛的时候,好多好多人都奔到有金矿的山谷里去淘金了,是不是淘金者都发财了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据说卖牛仔裤的和卖工具(铁钎类吧)的发财了,因为这些都是淘金必需的工具。
上百年过去了,互联网兴盛了起来,有家做大了的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作用,就用了这个形象的比喻,说自己是互联网上的卖铁镐的,意思就是说提供工具服务。这个宣传一出,好多人脑子顿时一醒,原来要赚钱可以不靠自己挖金子的!
眼光一转,回到公元2009年,这是一个3G话题超热门的年份,大家都在谈论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应用,但是都觉得似乎差了点什么。既然差了些什么,对于收益没确定保障,就不合适大规模投资——谁都不想做赔钱买卖的。
很多聪明人就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既然有很多人想在移动互联上淘金,为什么我们不卖工具呢?于是,移动mm类型的业务顿时成了一个热点。
这里所指的移动mm,不是单指中国移动提供的在线商店业务,而是泛指这类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给手机用户的商店业务形式。他们的运营者,比如http://www.spforum.net/xinwen/?191861.html
(山寨总舵主联发科建MM,应用商店将成菜市场),比如http://www.kaiqi.com/
(无线创富乐园——开奇网),当然不能落了财大气粗腰杆壮实的www.mmarket.com
(移动应用商场)。
只要到各大手机论坛去转转,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多公司,很多团队,都在孜孜不倦的把自己开发的各类手机软件和手机应用通过这种非商业渠道发布给手机用户去使用,其中还是有不少具有商业目的存在。但是他们大多规模较小,运营实力不充分,因此只能小打小闹的进行宣传,坐等用户而已。就好像那些淘金者,都在一镐一镐的努力挖着淘着,奋力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金子。这么多人在挖金子,那能不能卖给他们工具,帮助他们淘到真金,从而也分享到他们的利益呢?这大概就是各类mobile market出笼的初衷吧?
大家都设想得很好:卖手机软件和手机应用当然是给手机用户了,手机用户最常上的当然是移动互联网了。就好比在旅人必经的漫长路途上造一个驿站,怎么着也能挣到几个打尖的过客吧。
事实上是这么简单吗?工具也是分类的,有用的和无用的,高级的和低级的。MM这类应用工具,对于想在移动互联或者手机应用方面淘金的人来说,也只是工具的一种,是否符合他们需要,就看各家的工具开发特点了。
首先来说说中国移动的mm,它的软文昨天刚看了,宣传的基调是广而全,这就像沃尔玛或者家乐福一类的大超市了,大路货色的应用基本都能找到,慢慢找就是。中国移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这个气魄和实力它有。但逛多了家乐福沃尔玛的人都会知道,这类大超市的优劣各为何,我不多啰嗦。大家也可以理解为淘宝风格。
再来看看开奇网这类看着更像给个人和小规模团队提供服务的mm,他们就像一些专门店,做某些特色类型的产品——比如说麦考林(以目录方式营销综合性白领兴趣用品)或者丽婴房(以实体门店做品牌营销各品牌婴幼用品)吧。他们要解决的一个连环问题:先把自己的名头推出去了,才能把自己下面的产品推出去。
当然,还有联发科这种更加底层的开发层面的角色,他们来凑这个热闹到底又是凭借了什么便利呢?——当然凭借的是他们在技术层面能够一呼百应的优势。各软件和应用开发要基于他们的底层,当然需要和他们有所协商,在这个基础上,各类合作也就有了共同的前提。但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前景也是很叵测。因为联发科面对的用户群大家都比较清楚,他们对于手机的扩展性使用是否具有较高的兴趣,还很值得斟酌。
当大家都不知道是否能够淘到金子,而都转而去卖铲子的时候,你觉得卖铲子能很快挣到大钱吗?!
(感谢念雪MM一直给我提供这类新闻链接,让我的想象能够在这些缤纷业内事件中,不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