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2009-09-06 13:53:29)
标签:

爨底下

弦歌如水

旅游

分类: 风唱景游
    翻开日历,没错,现在是2009年了。过去三年多了,之前爨底下的图片似乎发过一组吧,但没这么仔细整理出来过。一直堆积拖欠着。虽然没人追债,自己却知道该做的没有及时做出来。都是在这么一种可做可不做的情绪引导下,好多明明可以当时就做完的事情,就一直无限期的拖延了下去,直到忘记的一天。其实做了,不见得能如何,不做也不见得能如何。但在我看来,如果做了可能带给朋友们一些快乐感受,分享这些经历带给我的美好,那么就是值得做的。所以最近很用心的追赶了过去的步履,在把沉积的过往美好翻出来,整理好。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自己又仿佛再度反刍了一遍当时的风景和心情,那种感觉很愉快。这也许就是“送人玫瑰,经手余香”吧!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这个角度的图片,相信网上一搜能找到一大把,我也不能免俗。原因很简单,这是在正对处村庄的一处山梁上拍的,基本上大多去爨底下的人都会爬上来看一眼村庄全景,在这个狭窄的山石路径上,看到的景色基本都是一致的,很清晰能够看出爨底下村这种元宝状的形态,很独特。一般都说缺什么就想什么,可见最初建设这个村庄的人,很希望村民呢都能共同富裕起来的吧?

    接下来的这一组图片,都是有着很浓郁的农家院风味的图片。都是爨底下村里的各家院子里随便拍下来的。整个村庄几乎家家都是可以经营农家乐的小院子。各个的味道都有点点不一样,比如有一家的特点是自制的蜂蜜水免费随便喝,因为他家养蜂的。有一家特别书卷气,好像主人是个退休的老师。有一家很有艺术气息,里面摆了很多主人自制的工艺品比如葫芦烙画岩块画等。有一家餐桌特别多,据说这家主人以前是厨师他们家的饭菜是整个村庄里做得最好吃的……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这一张让我喜欢的是那几个红彤彤的玉米,看着有一股子朴实的喜气。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这一张,是那个高高挂起的篮子激起了我的好奇,不知道里面是否装了一些东西,比如小时候,舅妈会把鸡蛋用篮子装起来挂在高处,防止被我们偷出去用火烤熟了吃掉……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对这扇门有点点感情,因为我在这个屋子里住了两三天^^
    嘎吱作响的木门,纸糊的窗户格子,如果是冬天过去爨底下,会很冷很冷吧?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遮阳的顶棚,是细细的藤条铺成的,阳光会透过缝隙柔柔的漏下来,坐在棚子下的桌前,帮主人择菜,是一种叫做人情菜的野菜,味道一般,也就是野菜该有的清新而已,口感说不上如何好或不好。回到城市之后,看到路边也有类似的野草,但是不敢乱采,怕弄错吃错,只能流着口水看看而已。
    镜头里那棵树,是一颗枣树,结果累累,据说中秋节前后枣子就都熟好了。让我想想,是不是今年中秋节过去爨底下度过呢?在山乡望月独酌,想必也很自在舒服吧?
    (刚google了一把,发现人情菜另有一名叫做“荏菁菜”。)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好几家都是这样的,屋檐下挂着玉米棒子。我一直很好奇这么硬的玉米粒怎么吃,是煮烂了再吃吗?  

2006年的爨底下图片1
    乡土味道极浓郁,看得出来,这家的玉米丰收了。


——————————传送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