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布拉康在西藏的山南地区,山南地区是西藏比较富庶,发展得较好的一个区域。从它良田万顷,从它基本一马平川的地形来看,的确如此。毕竟,精神财富方面的积累,是离不开物质财富作为基础进行奠基的。

从这张图片可以清晰看到,田地俨然,规划得整整齐齐。虽然已经过了收获季节所以田地里面已经变得空旷,但是不难想象出曾经繁盛的农忙情景。每年秋天过后,冬季时分,是藏民的闲时,大批藏民会趁着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间去进行朝拜,冬天的青朴啊桑耶寺啊,都有非常多的藏民涌来,也算是旺季了——和自然季节截然相反的一个旺季。因为按理说,旅游的旺季应该是在五六月份,那个时间,却只是游客的旺季而已。
从拉萨到雍布拉康,一路都比较顺畅,车行便捷。远看雍布拉康,就在高高的山顶上,虽感威严,那宫殿却不大。
起初并不清楚雍布拉康,以为是庙宇,还觉得修建在这里蛮合适的。当听说原来是西藏的第一座宫殿时,禁不住叹了一声,乖乖,这过去的王也生活得蛮艰苦啊。这张仰视的图片已经是爬上了山坡在宫殿脚下直接拍出来的效果。如果是从山脚拍,看起来更加显得遥不可及。
从宫墙一侧,可以看到山南最初的第一块田地所在的位置。初始的一切,都是令人忆念至深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雍布拉康会修建在高高的山顶,或者就是为了能够俯瞰这君临的天下,和白云同起落,跟蓝天共存亡吧。这选址与此的第一个吐蕃王,倒是很有一番胸襟啊。
传说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说印度的某个王子,翻过喜马拉雅山来到了西藏,仿佛从天而降般神奇。当地人民正是群龙无首,看到这如天降的伟岸人物,问君何来,印度王子指指天,于是当地人民以为这是天降的首领,把他抬了起来,逢为王,于是第一个吐蕃王诞生了。第二个版本是说西藏正值群龙无首的时候,有个很有才略的当地人把大家统一了起来,人们用肩膀把他抬起来尊奉他为首领,于是诞生了第一个吐蕃王。不管是什么样的传说,不管那个吐蕃王最初来自何方,总之雍布拉康因此而出现了。
斯人已去,宫殿尚存。盛唐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换一个时间和地点,何尝这西风不是也曾吹过藏地的雍布拉康,送走过无数朝阳落日呢?
宫墙巍然的雍布拉康。
白云苍狗,蓝天如洗,斗转星移,往事历历。若我曾是藏人,若我有着前世的记忆,再看到今日冷落的山坡上,苍苍宫墙,会是何种感受呢?我不知道。轮回是在不断流转的,只是我没有得到前世的记忆,因此只能在这一生中,继续混沌度日。然后在游走中,寻找到一些前世的碎片,模糊而又清晰。
雍布拉康依然,沧海桑田依然。
稍微恶搞一下——
头顶那佗好大的白云是不是象在对宫殿说:兄弟,有我罩着你~;)
和雍布拉康几乎并肩靠最近的还有两座山头,两山头之间扯满了经幡,铺天盖地的填满了中间的空隙,猎猎的迎风飘舞着,那层层叠叠的经诵被风吹拂着,几乎就要呼啸出声来。而我,顺顺利利的就爬到了最高处。看着越来越小的地面,却感觉自己也越来越渺小,和天地日月相比,人本来就太过于微不足道呵!

又是一个小小的常识,请在经过经幡的时候,不要随意拉扯经幡,也不要践踏落在地面的经幡。经幡上印着的都是佛教经文,也都寄托着悬挂经幡的人的心意。随时随地,如果多顾及一点他人的感受,自己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佛光普照之下,每颗心灵都是温暖的。
顺便,提一个小问题,在经幡堆下面的乱石上,插了一把勺子,普通的铁勺或者不锈钢勺子。请问,这勺子曾是用来做什么的?老规矩,猜中的人请把自己的邮寄地址以私人留言方式留下来,弦歌一定寄上明信片一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