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栖霞山之所以能驰名江南,除了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使其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前不久,借着组织单位同事植树的机会,在畅游山景名胜之余,也顺便品尝了名声在外的栖霞素食。400元/桌的标准不是很贵,菜总共有十二道,尝过之后,有惊奇,但也有失望。现在很多素菜,做得很像荤菜,连口味都几可乱真。南京城内以前有几家这样的饭馆,生意都不好,现在也只剩下绿柳居和汉中门外的十里荷香了。可对于真正喜欢素食的人来说,这种菜缺少的恰恰是素菜所应有清淡和恬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