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朱雀山的路,是从入口的那块“寻梦”石刻开始的,最后止于高处的“圆梦”石刻,有了两张照片作证明,便可以完成一次梦游朱雀山的旅程,可这不是朱雀山,朱雀山与梦无关。
也有着不愿意做梦的人为着具体的祈福而来,他们看到了半山腰的那座“魔猪石”,到那里闭着眼睛许下个心愿,据说,朱雀山也因这块石头曾经被称为“猪山”或“老母猪砬子”,可是“猪山”之类的称呼与朱雀山相去甚远,而且雅俗相隔,这也并不是完全的朱雀山。
朱雀,是道教四大神兽中类似凤凰的南方神鸟,山称朱雀,一定与形状传说或方位有关,吉林城自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实,很多城市也都喜欢这么牵强附会,到底有什么关联,提出说法的人往往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
文贰还没有走过东山穿越朱雀山那条线路的时候,便多次听到“鸟石”这个名字,那个位置在东山穿越朱雀山的半程位置上,是户外驴友们休憩用餐的所在,因此便逐渐在驴界有了名气。

5月25日,穿越野驴群成立一周年,文贰同驴友们再次踏上东山—朱雀山的穿越路线,中午十一点多,歇足于鸟石旁,有位驴友说了句“这边是鸟石,那边是猪嘴砬子,一猪一雀,这就是朱雀山了。”此言大有道理,虽然此言是句戏言,文贰却开启了关于朱雀山的思索之门。
文贰的脑海里想到的不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而是《周易》中的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是文贰借用这句话为猪和雀赋予了自己的解读:一猪一雀,一地一天,魔猪抬头向天,可它最终离不开大地,神雀俯首向地,可是它最终定要飞向青天,这是多么对比鲜明的阴阳两极,一为地,一为天,一为物质,一为精神。

魔猪,代表着现世的物欲追求,来到魔猪前面祈愿的人多是为了具体的物质追求,也只有物质的追求看得见摸得着,才能让人跳着高的去摘取,实在取不到就祈愿神灵相助一臂之力,就像小孩子拿不到的东西就去求助大人一样。
而理想信念之类的东西往往虚无缥缈得多,追求理想的人往往拥有的只是个过程,结果往往存在于梦想之外的远方,一辈子实现不了的事情怎么能够祈求得来呢?所以,祈求也就失去了意义,祈求只对那些”活在当下”的“超脱者”有意义,今天吃着“瘦肉精”,拥有了今天的苗条婀娜足矣,哪管明天自己成了“溜肉段”,子孙成了烤乳猪。魔猪,猪的图腾成就了猪们的梦想,其实,祈祷者们抬起头来的时候,就会注意到,魔猪时刻昂首向天,虽然一辈子都不可能到达山顶,可谁也阻止不了它升天的梦想,在天上,它的祖先曾经统领过千万水军。

更不用说遥遥相对着的那只神雀,神雀的存在只与理想有关,每个看到它的人都只能联想到飞翔,虽然它此刻脚踩着土地,可它永远都不会属于脚下的土地。一见神雀,没法不让心飞翔。就像在鸟石旁边照相的时候,有人“搭弓射箭”,让心随着箭支飞,有人双臂向天,让心随着目光去飞。
飞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从风筝飞机飞船到空间站,我们已经让太多的物件飞了起来,可是飞着飞着我们已经忘了再让我们的心飞起来,“心骛八极神游万仞”,那曾是我们祖先不用借助任何物件就能实现的,可是今天,我们在鸟石旁做一次“鸟人”都成了一次奢侈的精神之旅。

下山之时,山路险峻,文贰从沉思回到现实,耳边响起了汪峰的那句歌词: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
猪和雀,你们谁能告诉我?
谨以此文纪念穿越野驴群成立一周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