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行:走遍千山路不同

标签:
鞍山千山驴友登山户外玉柱峰五一杂谈 |
分类: 周游四海 |
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千山风景区,游人如织,偶有游人向着对面陡峭的山崖望去,或许会突然发现上面几个晃动的人影。便会惊呼一声,以为看花了眼睛。
玉柱山上没有路,有的只是驴友走过的脚印。吉林来的五位驴友跟了鞍山的驴友走啊走,一起向着这座别人来不了或者不愿意来的山峰进发。
告别了密密麻麻的游人,驴友们心里立刻有了一种解脱,它让人心拒绝再回到那人堆里去。
走别人的路或者不走别人的路,都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时候人们都是喊着不走别人的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石阶路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那不是驴友愿意的选择。
要登山顶,先要向着谷底出发,谷底的空气凝结在一起,闷热得让人焦躁,也更渴望着高处的清凉。走啊走常在此山行,自然知道许多通向顶峰的路,路到了接近顶峰的时候,也许只有一条,可是在山下起步之初去有着许多种的选择。不问路先看人,走啊走不愧是领队老驴本色,看到了队员的参差不齐,便选择了一条之字形的山上路线。
选择劳累但是也就选择了到山野之间和天地的一次亲近,可以不用向着别人命名的景点盲目奔波了,自己脚下每一寸走过的土地在回忆里都会变成风景的,因为野山的穿越,攀登本身就会让人感动,为自己为别人,那份野性的复苏让人因为行走而不再卑微,荒山野径之上的相互扶持让人不由得慨叹野性的高贵。
玉柱峰,不是千山的最高峰,可是峰峦平地突兀而起,山崖陡峭,形如拇指,如此的卓尔不群,使它显得和周围的群山有点格格不入,更具有了南方山峰的韵味。千山本来就和东北的大山形态迥异,东北的大山大多树林茂密,此山之中不见此山,更难识它山真实面目,千山便不相同,一登山顶,便见群山巍峨,连绵起伏,气象万千,灵光四现,说是“难有黄山,北有千山”,虽然夸张,倒也靠谱。
东北大山山连山,千山自成一派,千山高峰27座,玉柱与众不同。虽称玉柱,虽然险峻,但是我总能感觉到它身上的那股灵秀之气。也许这里离海更近了些,近水者智,南来的暖风吹来了海的湿气,让玉柱峰浸染了更多的诗情画意。
走与众不同的路,就要等与众不同的山,我们此行只能选择一座山峰,登玉柱峰是最佳的选择。
多少人在望着玉柱峰,可是谁人识得玉柱峰?
望着玉柱峰的时候,它是遥不可及的一道风景,走在玉柱峰上的时候,它便成为生命记忆里的一份积淀,很感谢玉柱峰留在我手臂的一道划痕,它让玉柱峰的气息从那里直通我的血脉
越是陡峭的山,下山更要来得艰难,人往往是在下山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高度,知道了自己的高度也就知道了害怕。
下得玉柱峰,回望玉柱峰,记得曾经来过足矣,因为登过所以山更加让人景仰,感受到山的高大而卑微,它可以让你回到人群的时候不再卑微。
回到山门,走啊走对我说:如果不走今天的路,你回去一定会遗憾的,千山,我以前随同事一起来过,这次再来只是为了野线的穿越而来,不去穿越野线,我一定会深深遗憾的,如果不把遗憾当成一回事,遗憾也就慢慢不再存在,坐在家里是不会有遗憾的,遗憾是走在路上的人才会有的,走的路越多,欣赏到的风景就越多,留下的遗憾也就越多,你可以走过千山万水,可是你永远都不能说走遍千山万水,山水有数路无数,走遍千山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