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万里行:仙人居处有云霞

标签:
三清山玉京峰东方女神上饶旅游 |
分类: 周游四海 |
三清山里住着神仙,文贰是从头一天的中秋之夜知道的。
一轮朗月从三清山升起,旁边堆积了一大团的乌云,乌云冲着月亮张开了大口。
文贰想起了那个词:天狗吞日。
可那团乌云的形状分明就是一颗龙头,大张的龙口冲向月亮,却不肯把月亮吞下。
神龙见首不见尾。
中秋月圆夜,龙兴三清山。
文贰身上倍觉清寒。
第二天,登山的路有雾气无寒气。雾气从山脚爬上来,山似乎也在流动;雾变成了云,云又向着九天飘去,天也开始漂浮。
三清山,有神仙,云雾连着山和天。
据说,三清山一年中大约有200多个雾天,这样的地方自然可以让神龙遁形,神仙安居,何况,仙人所在,闭合吐纳必有瑞霭升腾,云霞流连。
黄山也有云霞,可黄山过于热闹,神仙受不了人声鼎沸,藏身三清山有谁可知。
叫三清山做黄山的姐妹山,真不知道是凡人的意思还是神仙的意思,何况神仙就是凡人修炼而成的,凡人神仙本来就没有界限。
今天三清山的云霞分外的好,文贰身边路过的导游高声赞叹着:三清山很少这样好的天气,不是雨就是雾,碰上了晴天,没有了云彩,山又不好看。
到底是仙山,三清山的导游也口吐珠玑,透射着一股的仙气。
见不到神仙,神仙却又无处不在。
正如导游所说,水汽浸满了山,漫无形状,那可以称之为雾,见雾不见山,很难见识山的雄伟;清空万里,一览无余,不见半点的云霞,则山失去了动感灵性和仙气。
看山看云山,恰如此时的三清山。云,时涌时散,山,时隐时见,山与云,一唱一和,如影随形,有了唱和,便有了情致,有了情致,便有了灵动,有了灵动,便有了神仙。
三清山,云绕群峰,群峰拱手,轰鸣的水声是你们在山呼吗?我来向你朝拜,你在向谁朝拜?
山中的神仙,头上有天。
凡人看山,先找神仙。
看神仙不可不看东方女神。
是神仙总会有传说,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称之为“司春女神”。
文贰找了一个清静的所在,遥望那尊东方女神,这里不是观测女神的观景台,在文贰眼里却是此时欣赏女神的最佳角度。既是女神,就不可做寻常风景看,女神之所以成为女神,在于神似而不在于形似,神仙只可云中看,云霞便是神仙的化身,离开了云霞,神仙也就不是神仙。
从文贰驻足的远处观望,女神朦胧模糊,却可见女神身前身后天地之际山岭之间万千气象宏大气魄。山色青绿,云霞快速的翻转流动,如同有千万的神兵神将在布阵,又像快速播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这应该就是神仙眼里的人间。
女神头顶之上,忽现蓝天白云,突然之间,山谷里腾起的雨雾就已经漫卷天地,抹平了前后左右的空间界限,女神在云霞明灭之间可睹又不可睹。
忽而,女神的前面忽现一片明亮,身后却是昏暗一片,难道有神仙眷顾的地方才有春天,寒来暑往太久远,明眸流转有春天。女神所在,春天常在。
不见女神的玉手翻动,只见云霞舞动,天地是个大舞台,女神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云来遮,雾来掩,云蒸霞蔚只需转瞬,风在动,云在动,心也在动,女神的身形便如同有了动感,耳边如同传来天籁的声音。
女神不可就看,仙境不可久留,不知不觉之间,文贰已经迈动了脚步,前方是玉京峰。
玉京峰,三清山的主峰,寻常人已很少去登玉京峰。
通往玉京峰的是一条小道,稍不留意就会错过,那里立了块牌子“生态保护区,游人止步”。
我是游人吗?我是朝拜者。
登山的路上,我愿意融入在“生态”之中。
“玉京峰,检测英雄”,海拨1819.9米的三清山主峰的岩石上刻着这样的字,我不是英雄,我也不能化羽成仙,我只是一直在努力,努力不让自己退化的普通人,眼前,我终于实现了今天登山的目标:徒步,赏景、登顶。
登高,可以望远了,有云的地方,是无法望远的,除非是云雾之中的神仙。
三清山,有神仙,
云雾连着山和天,
登上玉京山之巅.
峰峦丛立似笋尖,
山欲破云云隐山,
不见何处是人间。
下山时,路边摊位的村妇又在向我招呼:还要自己走下山啊。
上山时,也是她在冲我喊:老板,带瓶水上山吧。
她记得我。
有道是:眼前分明一村妇,久居深山已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