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万里行:黄山天高云不淡

标签:
黄山始信峰光明顶莲花峰梦笔生花仙人指路旅游 |
分类: 周游四海 |
再次登黄山是为了弥补一个遗憾,上次登黄山,我是和同伴坐索道上去的,10来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头天傍晚,到达黄山脚下,许多人都告诉我,因为新修索道,步行登山的路封闭了,我将信将疑,山是属于脚步的,这么能被索道霸占呢。
山是不会拒绝脚步的,我的脚步终于踏上了登山的路。
登山的人,是识不得山的面目的.不需记得山的形象,迈开腿,你就是山的模样,登过山,山就会一直放在心上。
曾经登临的黄山什么样,已经记不得,眼前的黄山什么样,依然看不清。
黄山,云雾绕山巅。
岂止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有了云,有了雾,一切变化皆有可能。
走着上山,顺着石阶,那是多少人走过的路,有人走过的路就会有目标,雾气的蒙蒙里,何况还有一尊仙人指路的石峰伫立在那里,仙人指路,指的是仙人的路,你的路,在你的脚下。
仙人的路,云蒸霞蔚,你可以联想翩翩,可以飘飘欲仙,但是你脚步却属于真实的世界,蜿蜒曲折,步步登高,一失足就成千古恨。
黄山第一站,来到始信峰。
始信峰,信什么?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康熙说:“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都是说的始信峰,始信峰,奇妙的是松树,可是从人群里望过去,曾经奇妙的松树们大都被铁丝拉扯着,或是因为人流太多,或是因为年事已高,那根根铁丝让文贰联想到公园里的猛兽,没有了生机蓬勃,没有了自由自在,奇绝妙绝都成了青春时的记忆,与其五花大绑地展览,何如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松树让文贰心生慨叹,还是到更高处,看随心游逛的云吧。
始信峰高处,文贰跻身人丛,天高云不淡,忽卷又忽疏,人潮如云,人心也如云,云雾起时,人潮如涌,云雾散处,人潮如泄,独自凭栏,当云雾漫没了山野,尽兴的扫兴的,都纷纷离去,文贰依然不舍地守候,离开了众目睽睽,风云突然撒起了野,眼前脚下山谷空旷之处,见山风卷起,如狮子滚绣球一般,风云际会,龙虎相戏,龙行生云,虎行生风,这是大山的盛典,那圆球云的灰白里渐渐融进山的浅黑,如同一个太极图在旋转,那旋转里是参不透的天地玄机。变化里有永恒,翻卷处有沉稳,人心散去,找不到皈依,白云盘旋,不离山峰,飞云有依,漂泊的脚步载着一颗不肯漂泊的心。
始信峰,我信了。
文贰信了,那是文贰眼里的狮子滚绣球,文贰眼里的太极八卦图,别人信了,可能是别人眼里的呼啦圈,牡丹花,始信峰不是谁的始信峰,想象却是你自己的想象。
山不变,云在动,山就有了千姿百态,云不停.心亦动,人就有了奇思妙想。
随着一股人流,直奔光明顶。
光明顶,给我留下的是生命里无穷无尽的对光明的回想,曾带给我震撼生命的茫茫云海和辉煌的日出,那是黄山带给我的永远的感动,带给我一生的光明!
又到光明顶,如见一个久违的朋友。
我坐在光明顶之巅,任凉风吹透了衣衫,光明顶的天空积云成片,我在期待吗?
人群一阵欢呼,云的空隙处有缕缕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欢呼尚未消落,阳光已然隐去。
哪怕一瞬间,已经足够了,我已经知道了,光明是无法被永远遮住的。
它就在那里,我真的相信。
莲花峰,我知道那里没有莲花,可我还是要再次等次登临,上次登峰,是跟别人的坚持,这次登峰,是跟自己的坚持,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莲花峰,我脚步匆匆,没有更辽阔的视野可以远望,也没有更多的新奇让我流连,可这个过程很重要,它不仅代表着我此次徒步走黄山的一个制高点,更是登黄山的点睛之笔,从此后,我记忆里,黄山之巅,莲花开放。
那就是莲花,我相信。
未及回望黄山莲花,又见梦笔生花。
梦笔如花,朦胧如梦,有树无花,离去后,谁的心中有梦,谁的梦诗意盎然?喧嚣里谁还能握得住笔,浮躁中谁会在寂寞里让文字生花?
参透了始信峰的云雾,回望着莲花峰的莲花。今夜又何须梦笔,那样的妙处,笔墨又如何能够形容,“意态由来画不成,”神韵又如何写得出,如果能够写得出,谁又肯踏破铁鞋,千万里把你寻觅?
看得见,说得出,那是美景,看得见,说不出,回味无穷,那是神韵。
黄山,有多少神韵被文豪画师们带走,留也留不下,黄山,又有多少神韵牵引着向往的脚步,挡也挡不住。
一别黄山,梦中无笔。
心中有梦,又何须手中有笔。
莲花开处,最伟大的作品,只会藏在心里。
我早就该相信。
黄山,松易老,云难变,读你千遍不厌倦。
告别时偏见迎客松,是欢迎再次光临的意思吗?
黄山,不管是否有缘再次登临,面对你的,不会是我的背影。
山在那里,似曾相识,山在那里,常看常新。再次登黄山,是为了重上光明顶,拜访那个给予我辉煌日出的地方,是想着徒步黄山,弥补上次乘缆车上山的遗憾,始信峰, 光明顶,莲花峰、玉屏峰.八个多小时,几乎未曾停歇,黄山,我终于能完全用脚步向你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