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贰
文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42
  • 关注人气:4,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部之旅 西藏圣洁的土地(之三)

(2005-12-09 10:57:27)
标签:

西藏

樟木

友谊桥

中尼公路

尼泊尔

游记

分类: 周游四海
三、樟木口岸:别样的风情
  
从拉萨出发向西南行。沿途风光涂了皑皑雪峰和少有的几条河流外,更多的是光秃秃的山丘和苍茫茫的戈壁滩,难得一见绿色,荒凉中透露着粗犷而庄严的劲势。
   而一过后藏日喀则地区的聂拉木,在前往边境口岸樟木的路上,阳刚之势渐渐消退,沿途风情呈现出别一样的韵味来。这里由于海拔高度从五千多来逐渐降至二千多米,形成了完全有别于西藏其它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山是雾遮云绕,绿色围裹;水则从山涧间潺潺而过,时见一道道瀑布白缎子般地从山腰悬垂而落,虽是飞流直下,却无磅礴奔腾的气势;树是针叶阔叶交织,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虽不见苍劲之态,倒平添婀娜之姿,此地山山水水透露出天地造化的灵性,使人在赞叹这百态千姿的人间胜境之际,也不免产生这样的感慨:原来世间美景,竟大多人迹罕至,人头攒动之处早已寻不见千年前的风霜雪月,山高路远之地方才留存着我们魂牵梦绕着的那一片风光!而要实现这情与景的交融,是需要付出体力的困顿和心灵的投入的,一般的观光客很少有人能这般艰辛地进行远足,踏足此地的匆匆过客又多为利所驱,又何来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眼前的胜景?而对于生长于此地的人们来说,天长日久,生出的便是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的漠然。
   于是,这里的风景一如千年前孤寂,亦如千年前美丽!
   从绿树间的盘山公社里下去,远远地便可望见樟木口岸,这是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房屋从山腰一栋栋地建上去,如同积木般层层叠叠。樟木的兴起,完全得益于西藏同尼泊尔边贸的发展,窄窄的街道上停靠着无数的尼泊尔的过境大蓬车,两旁的店铺里不时听到四川、甘肃等地的口音。落座在小饭馆里,店主殷勤地介绍说:这里的每种蔬菜都是进口的,因为从这里去尼泊尔比去内地要便利得多。
   从边防口岸进出的或是背负家具的藏族人,或是怀抱鸡鸭的尼泊尔人,还有一些国外的游客从这里过境,他们为西藏的魅力所诱惑而踏上这片圣洁的土地。一位从尼泊尔过境的荷兰姑娘说,她要只身前往拉萨,然后坐车翻越后古拉山口,然后再去西安、北京、沈阳……
   从樟木前往尼泊尔的确很便利.出了海关只有8公里便是中尼边境友谊大桥。过了友谊大桥,向尼泊尔境内行驶28公里,就到了当地的边贸小镇巴勒比斯。小镇不大.只有一条街.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可走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里面经销的除了当地货外,还有许多过境的中国货,虽然只有一河之隔,这里却是一片地道的异国风情。从路旁尼泊尔儿童冲我们一连串“Hello、Hello”的喊声里,我们便清楚了自己的“外国人”角色。由于曾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尼泊尔的殖民色彩依然很浓,车辆一律靠左侧行驶,吃饭是使用刀叉的西式用餐法和当地“手抓饭”的方式并重。与店铺里的业主打交道,也得用英语讨价还价,当地的货币单位为卢比,一元人民币大约可兑换7.5卢比。我们过境的时候,正逢尼泊尔大选刚刚结束,街道两旁依然张贴着竞选人的头象和政纲,不时可见到三五成群的尼泊尔人聚集在一起,激动地发表着对大选的看法。
   有了友谊桥,有了中尼公路,有了日益频繁的边境贸易,樟木口岸已
成为西藏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樟木,这里别样的风情正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