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当中,我们一定注意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时刻考虑他人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做人做事都能获得成功。《弟子规》里不论是“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勿话扰”还是“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既能把事情处理的更好,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当我们在对他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能做的更好吗?当我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别人把这些行为加到我们身上时,我们是什么感受?
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标语,城市是我家,清洁靠大家。但事实上,像诸如乱扔垃圾乱吐痰之类的不文明行为还在发生。太原市市长张兵生经常在一些大会上说,如果是你家里,你会乱扔垃圾让家里很脏吗?肯定不会,你会收拾的比谁家都干净。那你为什么不能像清扫自己的家一样清扫这个城市,让她保持整洁。
是啊,为什么不能呢?还是在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换位思考,没有格局。其实“城市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就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要换位思考。
我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经常看到小汽车公交车“横冲直撞”,让我有一种骑自行车也不安全的感觉,总觉得这些大家伙就是交通不畅的“罪魁祸首”。等我坐小汽车坐公交时,我又觉得骑自行车的人没有公德,仗着自己灵活机动,不遵守交通规则,害的小汽车公交车速度上不来不说,还得经常来个急刹车。不管什么时候,总觉得憋气。等我把这种感觉讲给别人的时候,我才知道,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这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我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多想想汽车司机的感受,开车坐车时,多想想骑自行车的感受,心情自然能够保持舒畅。
当我们能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时候,心胸自然就会开阔,宽恕之心也就出来了。有了宽恕心,也就不会被怨恨蒙蔽心智,随之而来的就是报恩心。所以《弟子规》先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紧接着就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说结草衔环无以为报,讲的都是报恩感恩。这是人类认同的一种美好情感。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抛却怨恨之心,生出宽恕之心,感恩之心,我们会感觉到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和谐的,从而在这和谐的氛围中愉悦、快乐、从容、淡定地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