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之“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2010-12-15 23:52:45)
标签:

周林生

山西青年报

《弟子规》

赞美

意见领袖

杂谈

分类: 随笔杂谈

 

 

    人心两扇门,善恶分两边。我们要时刻谨记大开善门,时刻警惕恶门打开。我们要做善门的守护者,一个人做了99件坏事,只要他做了一件好事,我们也要赞美他。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可能佛家说的,人人心中一都有尊佛,为恶者的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只待发觉的早晚。为善或者为恶只在一念之间,如果在他善念出现的时候,我们给予他鼓励,为恶者从此未尝不能从善。感化一个人弃恶从善即是大善。

    前一阵子读盛大林先生的评论集《意见领袖》,读到这样一则新闻: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不慎掉入深水中,眼看就要沉入水中……岸边有二三十人围观,很多人高喊“救人”,却无人付诸行动;而原本坐在远处的青年男子赵庆(化名)和周林生(化名)一听说险情,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而赵庆跳入河中后,才意识到自己不会游泳;周林生虽然腿里打有钢板,但也开始协助赵庆救人。小女孩最终被救上了岸,并转危为安。掌声响起来,可两名救人者却飞一样地逃走了……见此情景,更多的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们知道这两人是小偷,附近很多人都认识他俩!

    赵周二人的行为,再一次表明了人性的复杂。盛大林先生说,当他们做好事的时候,我们不要总对他们的过去念念不忘,不妨相信他们已经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就在记者采访完毕、报道即将见报的时候,赵周二人再次救人的消息传来:他们在同一地点又救了一个人,再次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周林生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如果第一次救人是偶然,在你采访的前前后后和周围人的评价中,说句心里话,我是得到了鼓励,我想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故事讲到这里不用再多说了,“道人善”的力量和“人知之”后的变化一目了然。

《山西青年报》有一块“医德”版面,专门讲医生的好。从一开版报社就秉承这样的理念,大力赞美那些有德行的医护人员,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树立一批好的道德楷模,让他们的言行影响其他医护人员,养正毓德,精存自生。最终要让患者受益。

    最初,很多人都对此怀疑,医生都在收红包,这样做管用吗?刊发几期后,有患者拿着《山西青年报》去某医院看病,点名要报纸上登的这名大夫看病,有大夫告诉他,这名医生今天不上班,你选别的大夫吧。患者不肯,选择等几天后再来找这位医生。这位大夫听说后也特别感动,看病更加尽心竭力。

事实说明了一切。

    扬人之恶恰恰相反。试想,如果赵庆和周林生在救人后得到的不是掌声和赞美,而是谴责他们的小偷身份,结局恐怕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他们救人的精力说不定全部用到偷盗上了。

赞美之词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何必吝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