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5dx.com/beijing/UploadFiles_8594/200607/20067915018548.jpg
偶然在书店里边翻到去年出版的一本书,《建文帝之谜》,作者是何歌劲,本书是根据何家的一本家谱进行探索考证,认为“建文”乃其始祖,这个算是建文下落的最新的说法。明清两朝史事,宫廷迷案特别多,“建文之谜”也是很有意思一个。
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长孙。朱元璋开国,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立储原则,马后之子朱标被封为太子。可惜这位史载“多有仁德”、“体弱”的太子没能等到座上龙床就一命呜呼,于是朱允炆就被册立为皇太孙,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这是史学大师赵翼讲的皇位传递原则,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麻烦。建文帝的龙床还没座热乎,就被他的四叔朱棣赶下了台,而且尸首都也没找到。这三条原则里边,征诛肯定是不通的,屏藩诛天子,此例一开,恐怕朱氏子孙没有一个能安坐龙床了。那么禅让呢?建文如果活着,成祖完全可以逼迫建文玩弄一出禅让的把戏——就跟曹丕和汉献帝演的那出一样,名则禅让,实为篡乱。建文一消失,这个办法显然行不通,成祖硬是让建文的太监指认一嫔妃的尸体为建文帝之尸——“帝自经殉国”,国赖长君,于是成祖继位。实际上这个办法其实也行不通,因为建文帝有皇子,“国赖长君”这个“周公辅成王”的典故最后也是要归还政权的,一代名儒方孝孺就直接批成祖龙鳞就反问“成王安在?”,意思是你想做周公可以,皇位就不是你朱棣可以座了。批龙鳞当然没什么好结果,方孝孺被诛“十族”,创下了个诛灭的历史纪录。
建文帝一消失,本来是好事,因为成祖终于扫清了障碍夺了侄儿的皇位,可麻烦也随之而来,儒家讲的就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现在什么都正不了了,只能老实承认自己是“篡位”。所以终永乐帝一生,都在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包括我们现在错误的理解的“郑和下西洋”这么巨大的航海行动,其实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建文一消失,非但成祖的名分正不了,麻烦事还接着有,成祖(永乐帝)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位庶子纷纷仿效老子篡位的榜样,三皇子要毒死老子篡皇位;二皇子学老子的榜样和侄子(明宣宗)夺皇位,最终落了个挫骨扬灰的下场。耗子生耗子,老篡乱分子生出一窝子小篡乱分子也属正常。
由此,建文的下落就变得格外让人兴奋了。但事实上,六百年来从来没人敢确认他找到关于建文下落的明证,包括本书的作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