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2016-05-28 21:46:57)
标签:

西狼

行走宁夏川

青铜峡

一百零八塔

中华黄河坛

分类: 醉翁之意不在酒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1

    古存“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誉,今有“最美最富青铜峡”之对。此对并非浪言,青铜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治下的一个县级市,也是黄河上游一条峡谷的名谓,青铜峡地处银川平原前端,确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重要性主要来自作为峡谷的青铜峡。始自2000多年前秦代的引黄灌溉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广西兴安灵渠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其中九大干渠的取水口就在青铜峡峡口。可以说,没有青铜峡,就不会有“塞上江南”宁夏川。

    正因为如此,宁夏人始终对黄河母亲的偏爱心怀感恩,青铜峡两岸,除了古时候修建的108塔,近年来又陆续建设了大禹文化园、中华黄河坛、黄河楼等人文景观,用来典祭黄河母亲、传颂黄河文明,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十里长峡的旅游元素。

    沿十里长峡溯水而上,感受“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人文脉搏,绝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先拉个总,各景点随后单篇介绍。(点击看大图,清晰多一点)

 

    ▼ 十里长峡。青铜峡的来由很传奇,据说是治水的大禹劈开堰塞疏通黄河形成的。我们从青铜峡出口处的水利枢纽侧畔乘船,经108塔、大禹文化园,穿十里长峡,绕过贺兰山终结处,抵达金沙湾中华黄河坛,再从陆路折返青铜峡市登高黄河楼,恰好一个整天的时间。

 

P02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3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4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5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 高山平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曾经登上过小学课本,六零后、七零后们应当有深刻的印象。大坝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历史,使历史上已经废弃的干渠得以新生,极大地拓展了银川平原引黄灌溉的面积。不过,“高峡出平湖”也使得十里长峡的险峻失了不少分。P09图中的民国时期留下的“青铜峡”几个大字,原本是山腰公路上的路标。而古时候留下来的唐徕渠的取水口,仅能立碑刻石来表示它的存在了。


P06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7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8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09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0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1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 一百零八塔。库区西岸,贺兰山余脉崖壁上,是古人建造的喇嘛塔群,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形态庄严,为我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一百零八塔”。


P12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3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4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5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6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7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 大禹文化园。搠流而上,远远就能看到大禹持耜(lei)指点黄河巨大的塑像,便是新近修建的大禹文化园。文化园建在黄河东岸牛首山下,依山势错落有序布置,整体风格却是仿汉建筑,导游介绍说设计者认为汉代建筑风格比较恢弘大气,我想大概谁也不知道夏朝建筑什么样吧。整座文化园都是围绕大禹来布展的,用来昭告大禹劈峡浚水的丰功伟绩。

P18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19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0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1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2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3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 中华黄河坛。出青铜峡,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十分神奇的太极八卦景致,可惜高度不够拍不出来。傍着自然的神奇,为了礼敬黄河、祭拜黄河、感恩黄河,新建的中华黄河坛按“三区、五牌楼、三大道、三大殿、一广场、一坛、一院”布局,气势十分宏伟,身临其境,令人震撼!

P24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5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6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7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8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29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 中华黄河楼。是宁夏黄河金岸的点睛之笔和标志性的景观工程之一,位于青铜峡市黄河西岸,主楼体高108米,可乘电梯直达楼顶。登楼远眺,滚滚黄河之水自天际而来,满目壮阔之景,难免思古今之情!楼内的黄河博物馆也十分精彩,充分展示了"黄河大文化"。

P30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1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2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3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4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5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P36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大概是就了“青铜峡”的名号,新置的景区大量使用了铜材,效果虽然不错,但即便是青铜时代,铜也是真正的贵金属,断不可能拿来如此挥霍的。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青铜峡其实没有铜,“青铜”之意来自大禹劈峡后夕阳挥洒在峡谷两旁的山峰上呈现出青铜的颜色。

 

 

感谢博乐潇湘蓝推荐拙文至新浪草根名博【衣食住行】栏目

『黄河青铜峡』人文寻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