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宁夏,沙湖好像是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首批5A级旅游景点……名头之响,赞誉之盛,主人之钟爱,在宁夏几乎无出其右者。
沙湖名头虽响,成名却晚。从一处鲜有人迹的国营农场鱼湖到名满天下的风景形胜,只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完全算得上一件奇事。


奇妙来自人发现的眼睛和开发经营的能力,根源还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因为,沙湖原本就在那里,安安静静存在着,自自然然延续着,任鸟儿自由飞翔,让鱼儿快乐畅游,随芦苇临风摇曳。
如今“沙湖”虽然声名鹊起,曾经也只是个鱼湖,被当地人唤作红渠洼。这泊浩淼的水洼,无怨如亲人,悄悄吸收着身边稻田的退水;宽厚如长者,默默容纳着贺兰山山洪的冲击。


“沙湖”叫着朴实,却很传神。沙湖的神奇恰恰来自“沙”和“湖”两个最基本元素的共生和平衡。
沙与水原本应当是天敌,“沙”泛滥的地方“水”必被迫退,“水”漫延之处“沙”自然被禁锢。即便沙、水能走到一起,也像海湾那一抹沙滩,至多不过是水的陪衬;好似敦煌那一弯月牙,顶多能够为沙的点缀。
而在沙湖,沙与水没有了主次,相依相偎,相伴相生,交相辉映,互相衬托,到似一对欢喜冤家了。


沙湖的沙有22.52平方公里,比起沙漠有点碎小,于人的视野视力内,沙丘起
伏,连绵散开,俨然就是沙漠的景致。据说沙湖的沙是腾格里沙漠飞来的影子,如何跨过高峻的贺兰山脉,却又无人说得出子丑寅卯。我看,更像腾格里沙漠遗弃的孩子,到符合了宁夏“人进沙退”的奋斗成果。


沙湖的水域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有9个西湖大小。风平时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远处的贺兰山倒影清晰可见。风起时也会波浪连绵,乘了快艇驰骋自有飞翔的感觉。沙湖的水来自何方也是众说纷纭,专家的考证当然最为可信:沙湖为河流古道型湖泊,黄河古河道洼地经过不断风蚀,抵达了地下水面,地下水逐渐溢出汇集,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的补给便形成了湖泊。


芦苇是沙湖美的第三大元素。倘若没了芦苇,沙湖的风韵就要减少三分。沙湖的苇,是一丛一丛长在水中央的,修长挺拔的体态一览无余,更多了几分竹的神韵。一丛一丛的苇散漫开去,随了微风在水面上袅袅娜娜舞蹈起来,宛若仙女联袂下凡尘,倒应了“蒹葭”这个美妙的名字。沙湖的苇,少了北方的粗犷,多了原该属于江南的纤秀。都说南人北相和北人南相是富贵之相,北地南貌也算得上福地了。


沙湖的确是一块福地。但是,宁夏人对她的的情感却有着更深的内涵。宁夏被腾格里、毛乌素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环伺,依了母亲河----黄河的哺育而千年滋润,人们静享着湖光山色、瓜果飘香和江南风光的百世富庶。说穿了,沙湖其实就是宁夏的缩影。这大概是宁夏人喜爱沙湖、乐道沙湖、钟情沙湖的缘故吧。
所以,我说沙湖乃宁夏之眼,透过沙湖就看清了宁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