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考生之:不最好却唯一的高考

(2009-06-10 08:19:08)
标签:

西狼

随感随记

高考好不好

家有考生

杂谈

分类: 顿悟就在一瞬间

    该来的一定要来,比如高考,每年都会如期而知,任尔东南西北风雷打不动。该去的也一定会去,还是高考,考完了也就完了,断不会因为阴晴园缺稍事逗留。

   

    考完了就轻松了,孩子如此家长也如此,这时候不会太想考好考坏的事情,最起码在成绩出来之前或者填报志愿之前,是能够小喘一口气的。

   

    气可是小喘一口,“高考”却是躲不开的。自打孩子出了考场,亲朋好友的电话和短信就没有断过,网络、报刊甚至街头巷尾的闲谈中,高考都是个热气腾腾的词语。就着这热乎劲,咱也来凑个热闹,漫说一番“高考”这档子事儿。

   

    凡有学校学生学习,考试大抵都会有的,但把考试鼓捣成“高考”这样大规模、高层次、全民性的大事,姑且称为“大考”,估计是咱的独创,也是咱的传统。如果从隋唐开科取士算起,除了清末取消“科举”和文革期间停止“高考”的短暂春秋,“大考”的源远流长恐怕会令现如今所谓“文明人”都要瞠目结舌了。

   

    很靠谱地说,咱这把年纪的人,还真是“高考”的受益者,知识(主要是高考)改变命运,对咱好大一批人绝对千真万确。遥想当年,很是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天之骄子”的瘾呢。因此上,咱对高考有感情,说点高考的好话,应当无可厚非。当然,作为过来人,讲点高考的坏话,也是有些资格的。

   

    恢复高考三十年,考试的形式内容也在适时做出调整。比如考试时间从流火七月调整到初夏六月,凉爽了不少,体现了教育部还是能够以考生为本的。考试的科目也在逐渐减少,从最多时考七门归并为四门,考生少了一整天的煎熬。不过总体上看,万变还是没有离了其宗,考生乃至学校、家庭的压力反而更大了,这很让一些人不高兴,以至于不断地口诛笔伐,恨不能将“高考”这劳什子打倒在地踩上一脚使它永远不能翻身。

   

    高考确实越来越劳神了,也越来越邪乎。劳神到不仅全家总动员,而且动员全社会了;邪乎到孩子似乎只有“死考”一条道走到黑,整个高中阶段,除了不分白天黑夜不舍校内校外,都是一门心思的应试训练,原本县乡学校都能开的“实验课”“体育课”“社会活动”等等一概取消,孩子们大都被培养成了作题机器。

   

    一句话,高考对于90后的孩子和他们60后的父母,是同样的经历不同的感受。现如今的孩子,要辛苦得多也心苦得多,无趣的多也无奈的多。所以,咱也对现在的高考有诸多不满意,可以罗列出一箩筐来。

   

    不满意归不满意,有看法归有看法,咱却不同意一棍子把“高考”打死了。看遍了林林总总反对高考的“高论”,那些高考罄竹难书的“罪状”,以及取消高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咱也明明白白,实在没什么新鲜玩意。最主要的是,咱只看到诊断没看到药方,更遑论手术方案。用大白话说,这些“高论”到了“怎么办”的地方基本就语焉不详了。

   

    其实,挑毛病是件很省劲的事情,何况这世上原本就没有挑不出毛病的事情。如此,我们这个社会就有太多挑毛病的人,而且不乏所谓的“高人”。话说回来,倘若没有解决“毛病”切实可行的办法,“毛病”是不会自己跑掉的。就像老人家曾说的那样,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现在,我们很短缺的就是“扫帚”。

   

    在没有找到这把能扫灰尘的“扫帚”之前,我们这些很善挑“毛病”的“高人”,不过是只会瞧病的郎中,而不是治病的医生,也就哇喇哇喇过过嘴瘾而已。做家长的要真信了他们,让孩子在高考的体制外“茁壮成长”,管保会掉沟里摔个鼻青眼肿甚至断胳膊瘸腿的,而且绝不会有人给您出“医药费”,“误工费”就更别想啦!

   

    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世上万事万物,最好的一般就是唯一的,唯一的却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在没有找到更好办法的时候,高考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如果您的孩子不是那种凤毛麟角可以卓尔不群的,该备战还得备战,当应考还要应考,需紧张还得紧张,这事千万马虎不得!

 


     高考几天,顺手把一些感想贴在博上,看到好多朋友的祝福和祝愿,心里非常温暖。没有时间去朋友处回访了,在此一并谢过了。衷心祝朋友们:快乐!健康!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