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
说到大同,很多人会想到煤,大同自己就号称“煤城”,在“缺油少气”(油乃石油气为天然气)的我国,是这种矿物质温暖着我们的身体,照亮了我们的世界。
物质需求总是第一位的,这原本无可厚非。
我到大同,不为看煤,而是来看云冈的佛,我一直以为“大同”的名号还是与佛关系更大一些。

01
我不拜佛,只喜欢在佛前静立,端端站着,默默看佛一脸的安详,那是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总会让我心底无风无浪。参禅原本就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索取的捷径。相当多的拜佛者并不如是想,这些所谓的善男信女,跪佛的膝下大多藏着自己的诉求,求财求官,求儿求女……其实,那佛的形体,无论是石是泥是金是玉,都不会给你点滴的功名利禄。
佛不是用来拜的,是用来敬的,我敬佛!

02
大同城外不远,就是云冈,众佛聚于此,想必会有些仙气。实际上如果不留神,一脚油门就会顺路滑过去。没有十分醒目的标志,也看不到巍峨葱郁的山岭。大概是佛习惯了西天的空寂,总不愿太过招摇吧!不过,今天的云冈更多时候是要掏游客兜里银子的,素善经商的晋人为何如此大意,难不成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吗?

03
走近云冈,仰视石窟,无法不肃然起敬。东西延绵1公里的山梁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石窟,共有石雕造像51000余尊,据说4万余人用了近50年时间才完成。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也绝对是个大工程。1500年前的先民们,是如何一凿一凿把一座山梁变成佛聚会的胜地?他们是怀着万分虔诚的心甘愿奉献呢,还是被官家强征的苦役无奈的劳作呢?我更愿相信前者,北魏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最为盛行的时期之一,现存著名石窟大多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就足以证明这点。
如果不是真心向佛,在这既不能开疆裂土、又无法御敌护国的工程上花大把银子,耗许多心血,费老鼻子功夫,不是犯傻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