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儿子就要读高二了,面临文理分班的问题。儿子好文也喜理,成绩都还不错,学文学理遂成了一个难题。细想起来,二十多年前,我也曾为此辗转反侧,便越发理解儿子的难以取舍。一声号令之下,向左转抑或向右转,你必须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开步走,前面那扇门后是春光无限还是荆棘丛生,你要很久以后才知道,文理分科兴许就是你拿一生作筹码的一次豪赌!
高二实行文理分科,从“文革”后恢复高考至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学在制度设计上适应高校文理分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中学提高升学率提供了选择。记得我上高中那会,“理科”地位要高于“文科”,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除了一些特别喜好文史哲的学生,大部分选择文科的同学是因为“数理化”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中学在高考指挥棒下,自动选择了弃文或弃理,以集中资源来突破高考防线,说穿了是应试教育孕育的一个怪胎。
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并不是顺应教育规律的必然选择,也不是提高孩子知识素质的必由之路。我对此十分不以为然,过早分科对孩子是不公平的。选择学文,影响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训练;选择学理,影响形象思维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孩子兴趣没有定型、思想没有固化、大脑开发没有完全的情势下,是一种典型的“瘸腿”教育!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往大里说这几十年来鲜有大师级人物出现,往小里讲文理过早定型也是大学生适应能力减弱的原因之一。
实技能够养生,人文方可立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仍然需要面对,“养生”便是最实惠的选择。我只能告诉儿子,选择文科不要放松数学,选择理科不要放松语文,兴趣要宽些广些。两害相较取其轻,奈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