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哭,是一幕悲壮的画卷的展示,是一种激昂情绪的宣泄。点灯熬油看过大半部据说很走红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后,却不知“长歌”为何乎?
“贞观之治”乃中国古代王朝中十分耀眼的一段华彩之章,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房全龄、魏征、李靖等一批济世臣子,汲取隋亡教训,在数十年战乱的焦土上精励图治,缔造了万邦来朝的盛世。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南征北伐、金戈铁马的惨烈大战,有以史为警、刷新吏治的铁腕手笔,有开疆裂土、民族融合的壮丽画卷……凡人凡事,无不给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思考。今天读来看来听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长歌当哭之感油然而生。
可是,《贞观长歌》这部长达82集的电视连续剧,除了片子特长看得累人外,却鲜能找到“长歌当哭”的感觉。从头到尾展示的不外宫廷争斗和儿女情长,一出历史大剧基本在几间宏大的屋子里哭哭笑笑地延续着。开头十数集一代雄主李世民还有些荷尔蒙过量分泌的雄霸气概,到后来却只是个一心玩弄帝王心术靠处处安插密探掌控群臣众子的阴谋家。那些《贞观政要》中与天子纵论天下大势、决胜千里之外、共攘治世良举的群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无不成了各王子的哈巴狗,背地里出阴招下黑手,搞得满世界乌烟瘴气。就连敢谏之名传千古的魏征,前二、三十集中也被塑造成一个不明事理、时时被三皇子李恪当枪使的倔老头,不知李世民凭那条要不顾众人反对而“刀下留人”。
以史为镜,应当是拍摄《贞观长歌》的主要目的。以直观的影像告诉今天的人们“贞观之治”是如何形成的、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治世政策、实施了怎样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等答案。可是,我在《贞观长歌》中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读。难道真如薛涌先生说的“历史在大众文化中就是个故事会”,竟成了《贞观长歌》的拍摄主旨?
呜呼!贞观,长歌乎?
加载中,请稍候......